在魔都的街頭巷尾,
一群又一群人,
與時間賽跑,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向險而行。
他們中有來自疾控中心、醫院等專業崗位的社員,
有身邊的青年社員,
也有已經退休的老社員。
這個春天,為美麗的守“滬”天使,
鼓掌,吶喊!
敬你無畏的模樣,
敬你萬分的堅強。
我們也時刻準備著,
要成為那個,最美的守“滬”天使!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春寒料峭,伴隨著連綿陰雨。自上海疫情出現反復,嚴峻的防控時局牽動著九三學社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全體社員的心,“九三人”時刻關注疫情動態,共克時艱,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事業,助力全市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
不忘初心,傳遞“九三”擔當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市疾控中心一直是前線先鋒隊,疾控支社的社員們在不同的崗位貢獻自己的力量。
匡小舟副主任技師作為新冠應急檢測隊伍的主力,自2020年初首次疫情以來一直堅守新冠應急檢測工作,從標本接收、分裝、PCR檢測到出具報告,參與全鏈條的檢測工作。2020年底她住院手術,還未痊愈,但為了不影響抗疫,主動提早返崗參與新冠應急檢測工作。這幾年她全身心都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
徐方主管醫師是中心應急辦的骨干,主要負責新冠疫情相關“大數據”的分析、整理、報送及協調工作,包括陽性初篩人員信息報送、應急檢測樣本信息、全市區域化核酸篩查數據的匯總和統計分析。數據來了需要立即整理、分析、報送,數據信息量大、分析要求準確、及時,工作時間不分晝夜,更沒有休息的時間。
疾控支社的社員們平時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但只要工作需要,一聲令下即刻沖到前線。慢病防治所的周月芳副主任醫師響應中心號召支援流行病學調查。3月2日晚開始,參加普陀疫情涉及的密接流調,3日編入中心流調4組,支援各區疾控密接的流調工作,分別對嘉定、徐匯、閔行等區病例的密接開展流調。
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所的張利娟副研究員響應國家的號召,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2月21日在北京參與新冠疫情流調溯源專班工作。返滬后,恰遇上海本輪疫情,積極參加了本社區的核酸檢測志愿者服務,為老年人核酸檢測操作健康云二維碼以及流程指引。劉敏勇副主任技師在疫情之初參加到新冠應急檢測工作中,化檢所謝強鳴2021年奔赴機場為入境人員登記信息。
同心抗疫,化身大白守“滬”者
在抗疫戰場,社員們化身大白,披星戴月,風雨無阻,用平凡的身軀,筑牢疫情防線。
疫情當前,義不容辭,刻不容緩。楓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治醫師秦杰,積極響應號召,承擔核酸采樣工作,“普篩時一個動作重復上千次,到后面手都是抖的。”秦杰曾這樣說。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厚厚的口罩,每天爬十幾層樓梯,不分晝夜,隨時待命,是工作常態,可見大白工作之辛苦。
同樣身披“白袍”、化身守護者的還有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張曉娜。接到核酸檢測人員招募通知的她,毫不猶豫地加入第一批志愿者小組,嚴格執行核酸采樣、洗消殺毒。“在工作中,三餐無定時,但會‘珍視’每份樣本;會忘記有多久沒睡過覺,但一定牢記每一批樣本的出報告時間。” 張曉娜說,“雖然辛苦,但更多是滿足”。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戰袍。張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陳鳳華、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醫師鄒蘊靈,自3月起,就開始參與核酸采樣工作,默默堅守崗位,履行職責,為整個城市的美好負重前行。
盡職盡責,構筑防疫堅實后盾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各個地方的志愿者也貢獻了一份堅實的力量。
“醫護人員應該上”,這是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副主任醫師石云的話,他在其小區封閉隔離期間做志愿者,幫助社員協調調撥大鍋湯500余劑,并就發揮中醫藥在本輪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積極撰寫社情民意。
社員張春秀在其小區核酸檢測中,奮勇當先,擔任志愿者。負責人員核對和記錄、現場秩序維持,并幫助老年人進行手機登記、為居民答疑解惑。她說:“那天雖然下著雨,但令人開心的是,目前已出的檢測結果全部正常。”
勠力同心,抗擊疫情。“九三人”踴躍爭當志愿者:退休社員張沙白作為弄堂組長,協助老年居民下載“健康云”,有序組織弄堂居民到指定地點采樣;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主任藥師陳祝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編審楊頻、畢諾濟生物CEO趙萍同樣在網格化篩查中擔任志愿者,他們用腳步、用行動、用擔當參與疫情防控,展現了衛生健康行業社員的使命與擔當。
砥礪前行,立足崗位助力抗疫
作為浦東疾控的一員,楊敏娟副主任醫師和小伙伴們一方面負責隔離點保障工作,另一方面積極應對各種物品陽性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電話要打,監控要看,報告要寫,環境要采,順便把隔離點信息平臺維護好”,工作要求是“病例流調要又快又細又準,現場軌跡排摸要火眼金睛加高精技術傍身,密接次密研判更是容不得半點含糊”,縱然工作難度高、強度大,但是她仍覺得“溫暖常有,希望常在”。
黃浦區衛生學校王麗娟從2020年3月開始就在核酸留驗點工作,4月開始到入境人員隔離點,為相關工作人員開展應急救護培訓,2021年8月開始參與國內重點區域來滬人員排查流調專班,促進流調工作有條不紊,扎實開展。
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主任藥師葉皓立足自身崗位,其單位負責進關檢驗輝瑞公司的新冠特效藥,為打好抗疫戰奠定堅實基礎。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楊燕去年12月主動前往市衛健委應急辦,全職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工作3個多月以來,主要參與擬寫防控相關文件、協助材料報送、參與日常值班,工作間隙還積極開展疫情應急防控相關課題研究。此輪疫情期間,楊燕第一時間報名指揮部閉環管理,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綜合協調,及時做好上下協調溝通,會議材料準備,督辦報告撰寫等工作。
青浦區委
進入三月份以來,上海防疫形勢嚴峻。九三學社青浦區委廣大社員在各自戰線上,攜手并肩,堅定前行,努力踐行九三學社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匯聚起同心抗疫的暖心能量。
醫護條線社員堅守崗位,勇毅前行
姜玉龍、金煒、張敏、孟鑫、葛小平、胡榮勝、陸杰、李旭、許瑜、張楓艷……
我們身邊的他們,有的凌晨4點集結,分赴各個采樣點,直至深夜;有的在幕后協調運作,加緊培訓,保障后勤,日夜無休。
社區委四支社主委姜玉龍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門診辦公室主任,值守著醫院門急診的入口。防疫形勢越來越嚴峻后,他要組織增派醫院流調人員、加強發熱門診人力、優化流程、聯絡封控小區和隔離點來院就診人員,應對大規模來院核酸采樣高峰,協調社區、120和其他機構的綠色轉診通道工作等。3月份以來,無論白天與黑夜,他的電話、微信和釘釘始終保持在線,24小時各類求助的信息電話此起彼伏,沒有一天的休息,甚至沒有一個安靜的夜晚。
孟鑫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院感科主任,負責全院的院內感染管理。醫務人員屬于高風險崗位,每一位員工都需要注射新冠疫苗,對于有顧慮的員工,她無數次地耐心勸說、引導,直至符合接種條件的員工接種率達到100%;員工健康監測,每天1879人,發熱、咳嗽、誤填……天天拉網式篩查;員工培訓,每月全員培訓、考核。上海本地突發疫情,醫務人員全員外出參加采樣,為保護外出采樣者,她帶領的院感團隊連續五個日夜,手把手的教每一位員工穿脫防護服,科室員工無數次的示范N95口罩的戴脫方法,鼻梁都磨出了血泡;因為講話太多,個個聲音沙啞;因為站得太久,下肢水腫……
一支社委員葛小平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影像科醫師,疫情反復以來,不是外出采樣,就是在醫院上班,人員最緊張的時候要凌晨4點一刻醫院集合出發采樣,由于他家住松江區,只能住在醫院,連續多日沒有回家。在采樣過程中,發現社區干部和志愿者缺乏經驗,就在間隙主動協調指揮群眾有序排隊,防止交叉感染,每次采樣結束都是聲音嘶啞,面部過敏。
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社員鼎力支持,同心同行
沈紅慧、田春紅、莊祖嘉、田岷、袁曉燕、蔣喆彥、曾憲凱、王自杰、胡謹顯、蔣一娓……
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社員志愿者,在疫情最吃緊的階段,他們挺身而出,“掃樓”進行防疫宣傳、搬運防疫物資、維持核酸檢測人群秩序、幫助老年人網上登記等。
社區委委員、一支社主委田岷是西虹橋地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本職工作繁忙,但從3月初,他就作為志愿者進入徐涇的14天封控管理高涇小區進行服務,主要是外賣、快遞的中轉運輸,確保居民正常的生活。3月中旬起,連續參加京華居委會兩輪48小時核酸檢測掃碼工作。
企業家社員勇于擔當,共克時艱
3月21日上午,上海彭世菇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慧敏向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捐贈3000份菌菇大禮包,為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增添一道綠色健康的美食。
3月25日,上海金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偉中向練塘鎮政府捐贈了膠條防護服(大白)1000件,N95口罩2000只,一次性手套3000副,為練塘鎮政府的防疫工作添磚加瓦。
上海廚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杰向參與一線防疫工作的社員和志愿者們捐贈節令食品青團和蔬菜大禮包。
上海即索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輝忠向參與一線防疫工作的社員捐贈面膜,用實際行動為他們獻上一份愛心。
3月24、25日,河北金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曉東向村居一線防疫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捐贈4000盒速食燕麥面,分別由四個支社捐贈給結對村居。上海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河生社員了解到金澤鎮緊缺防疫物資,積極發動客戶、供應商關系,協調資源捐贈物資,連夜從昆山籌集20頂帳篷、20箱礦泉水以及2400只口罩。
一線社員積極建言,助力抗疫
工作之余不忘建言獻策。深夜,參與一線防疫工作的社員在群內討論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和可以改進的地方,在不斷的交流討論中,總結提煉出一條條社情民意。三月份以來,社區委收集到關于防疫的社情民意11條,歸納提交《關于開設線上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幾點建議》《對社區篩查核酸采樣流程規范化的幾點建議》《對防疫志愿者工作的幾點建議》等7條社情民意信息。
虹口區委
2022年開春以來,新冠疫情肆虐上海,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九三學社虹口區委的社員們以不同形式參與抗疫,用自己的力量守衛這座城市。
社區委副主委、區衛健委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副主任醫師程芳帶領衛生執法人員主動應戰、積極作為,指導區內醫療機構織密疫情防控網,對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防控督導,要求各個醫療機構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各項措施,所有進入醫療機構的人員必須落實“口罩必戴、體溫必測、健康碼必查、行程碼必看,隨申碼(場所)必掃”,分診臺口罩、消毒產品配置齊全,做好門診和病房的院感防控與消毒管理工作。
近日來,支社委員、區疾控中心兒少眼防科科長、副主任醫師亓德云24小時“滾動接單”,除了做常規流調外,還要到轄區陽性病例去過的各大場所進行軌跡排摸,排查密接、次密接等重點人群。
眾多醫生社員,在接到任務后,責無旁貸地投入到核酸檢測的工作中。
市第四人民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王韻半夜接到支援任務,一早赴江灣鎮街道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
區廣中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科主治醫師蘇靜穿戴防護服準備為封閉小區居民做核酸檢測。
歐陽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主治醫師吳源慧參與新冠確診病例隔離區域幸福村的定期核酸采集任務,并獨自擔任隔離區域居民的醫療救助工作,幫助患者查看病情、更換導尿管、傷口換藥。
新社員、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主治醫師居宇斌不僅為居民集中采樣,還為社區臥床的老人,以及行動不便的20多位患者挨家挨戶上門采樣,保證核酸篩查的全面覆蓋。
疫情牽動著普通上海市民的心。為抗擊疫情,眾多社員走上志愿者崗位,為上海更好更快平復疫情作出貢獻。
支社副主委、市政和區水務管理中心副主任、會計師張鉞支援四川北路街道核酸檢測工作,協助維護居民秩序,核酸登記碼申請等工作。
支社委員、區司法局嘉興路司法所主任科員黃成捷自疫情以來,奔赴在嘉興街道多個小區擔任志愿者,協助居委干部開展防疫工作。
支社委員、涼城新村街道社區發展辦主任科員金軼積極參與涼城路街道社區封樓、核酸檢測登記掃碼、協助居民核酸檢測等工作。
區足球協會理事長、足球裁判張業端在歐陽街道模范居委協助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登記。
區衛健委衛生監督所醫療執業監督科科員董曉作為志愿者,在虹口足球場核酸檢測點協助醫護人員完成周邊居民及商戶的核酸檢測工作。
區環境監測站副站長、工程師李炎支援北外灘東長治路小區、福德路商務樓,開展定點核酸檢測志愿服務。
華貿國際易貨交易所執行總裁、高級經濟師楊紅也支援所在小區或附近街道的核酸檢測。
還有很多退休老社員,在各自小區積極做志愿者,協助居委開展核酸檢測等各類工作。
除人力支持外,市人大代表、區工商聯主席、社區委原委員、森信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王文其通過區工商聯光彩事業促進會為抗疫一線捐款200萬元。王文其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民營企業家捐款捐物是為我們早日共同戰勝新冠疫情作一份貢獻。”
區委委員、人大代表、上海翰聯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峻向虹口區涼城路街道捐贈價值15萬元醫療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