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九三學社上海市第十七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召開。新當選主委錢鋒將一束鮮花獻給原主委趙雯。為了九三學社事業的發展和新老更替平穩有序,趙雯重事業興衰、輕個人進退,顧全大局、高風亮節,主動請求提前辭去主委職務。這一刻,九三學社上海組織的薪火再次得到傳承。
2017年以來,在兩任主委帶領下,九三學社上海市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引領各級組織和廣大社員,弘揚愛國、民主、科學優良傳統,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履職盡責,為服務全國和上海改革發展、推進多黨合作事業不懈努力,交出了一份“閃亮”的答卷。
不忘初心 信念如磐
五年間,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作為自身建設的核心,為各項工作有效開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思想強社,領導班子是帶頭人。社上海市委堅持把學習作為主委會、常委會和全委會的重要內容,率先學習、專題研討。主委趙雯先后圍繞新時代參政黨建設系列文件、《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等作專題報告20余場;主委錢鋒以區委和直屬基層組織換屆為契機,每到一個組織都廣泛動員、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區委完成換屆后,他又帶領常委和新一屆社區委主委赴中共一大紀念館現場學習。兩位老主委楊槱、謝麗娟獲社中央“九三楷模”榮譽稱號。
思想強社,學習引領是大文章。社上海市委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習活動,不斷增強社員政治意識,強化政治責任。組建學習宣講團,推出特色學習書單,開展每周闖關式“小打卡”學習,開設微信“愛學習”專欄。同時,不斷加大對九三學社優良傳統、人物和事件資料的挖掘整理。2020年,《九三學社上海先賢》(共三輯)亮相上海書展;2021年,上海首個九三學社全國傳統教育基地——復旦大學康泉圖書館獲批掛牌。
思想強社,凝聚共識是硬道理。社上海市委以深化鞏固主題教育為抓手,不斷探索思想政治建設新路徑、新形式。2017年,主委趙雯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為主題,在“九三講壇”作了6場文化講座。社上海市委青工委發揮青年社員主體作用,講述青春成長故事,演繹“九三先賢”人生片段,唱響抗疫中的青春之歌。2020年,微信公眾號推出黨史、社史微課。2021年,“先賢”短視頻制作邀請賽首次開展,社員用短視頻講述前輩“同心故事”,已完成6部;多個專工委和基層組織接力開展“讓青春走‘紅’——走讀紅色經典”系列活動,將騎行、快閃融入其中,使學習活動耳目一新。
思想強社,疫情是真正大考。2020年,面對疫情,全社上下眾志成城,9位醫衛界社員馳援武漢,全市社員累計捐款1009萬余元,捐物價值414萬余元。社上海市委建立社情民意信息應急處理“直通車”,為抗擊疫情、恢復經濟發展獻計出力。
2022年,面對新一波空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廣大上海社員挺身而出,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擔負起抗擊疫情的重大責任,奮戰在各級醫院、疾控中心、社區防疫一線,堅守在生產、科研崗位上,確保供應不停歇攻關不停步。
在社上海市委倡議下,全市社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必勝信心,匯聚同心正能量。社上海市委組織社內專家參加黨外人士疫情防控專家咨詢組,參與6項課題,牽頭完成課題報告3篇。截至5月31日,收到疫情相關信息1663條,119篇被市政協、市委統戰部等采用,40篇獲市領導批示,部分建議得到落實。
議政履職 成果豐碩
心懷“國之大者”,聚焦中心工作,一直是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參政議政的重中之重。
五年來,社上海市委緊扣國家戰略和上海中心任務,根據中共上海市委政黨協商安排,圍繞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臨港新片區建設、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四五”重大戰略任務落實落地等深入開展調研,提出真知灼見;圍繞食品安全、人才政策貫徹落實、科技型民營企業發展、“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建設、養老服務等開展專項民主監督,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3名社員分別參加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座談會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提供多份發言材料。承辦以“促進國家科技創新戰略性平臺建設”為主題的社中央科學座談會,牽頭舉辦首屆“長三角九三科技論壇”,形成豐碩調研成果。
2021年,備受關注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出臺,其中提到“建設國際油氣交易和定價中心,支持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推出更多交易品種”。這背后有社上海市委連續多年的重點關注、堅持不懈的跟蹤調研和努力呼吁。
不僅上接天線,也要下接地氣。圍繞養老、醫療、教育等民生熱點,社上海市委持續建言。
2021年4月27日,“滬惠保”正式上線,受到市民熱捧,其中有社上海市委和多名社員的不懈努力。從最初2017年的一份社情民意,到2018年社上海市委立項課題,再到集聚醫衛委、社法委和社徐匯區委之力的2019年社市委集體提案,以及社內全國政協委員和市人大代表的共同推動。為了百姓福祉,“九三人”以建言接力。
這樣的堅持,也體現在大會發言上。社上海市委主委錢鋒、副主委葛均波代表社中央,圍繞科技創新在全國政協會議上作大會口頭發言。社上海市委也已連續8年在市政協大會上,為科技創新呼吁,從上海實驗室到提升臨港新片區創新和產業功能,再到提升“五個新城”產業能級……長期調研、不斷跟蹤、精準聚焦科創主題,已成為“九三”議政的鮮明特色。
五年來,社上海市委形成全國兩會社中央名義提案、界別提案14件,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149件;提交市兩會集體提案45件、界別提案7件,形成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599件。《關于智能化時代制造業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提案》入選全國政協2020年60件“好提案”,8件集體提案、2件界別提案列入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重點協商辦理提案,2件提案獲市政協優秀提案特別獎,26件提案獲市政協優秀提案獎。
五年來(截至4月底),社員報送的信息獲中央領導批示7篇,社中央采用374篇,全國政協采用125篇,中央統戰部采用18篇。社上海市委獲社中央2018-2020年參政議政先進集體、2021年度信息工作一等獎。
服務社會 突顯作為
2017年和2020年,趙雯、錢鋒兩任主委先后赴貴州省威寧縣開展調研,精準對接幫扶需求……
2018年威寧縣“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啟動,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先后組織20余位社內外滬上知名校長和教育專家,赴威寧縣25所項目內學校開展實地調研和專題講座,培訓校長493人次,組織26位校長來滬集中培訓、實地學習,協調光明中學與威寧四中簽訂結對幫扶協議……
回首五年,社上海市委發揮人才、資源優勢,以釘釘子的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加油。
不僅是威寧,還有貴州黔南州、四川旺蒼縣。五年中,社上海市委協調安排黔南67名教師和威寧、旺蒼等地128名中小學骨干教師來滬學習;組織110人次教育專家赴威寧、旺蒼等地開展培訓;組織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班、時代美育“空中課堂”等活動,受益師生逾萬人。
不僅是教育,還有醫療幫扶。社上海市委組織67名醫療專家赴旺蒼開展培訓和帶教;聯系捐贈診療設備65.5萬元,為鄉村醫生購買意外險等83萬元;組織37名骨干醫生來滬進修學習;牽線上海佑心慈善基金會開展“心動萬家”關愛先心病患兒行動。
不僅是幫扶,還有民主監督。2018年和2020年,配合九三學社中央工作,趙雯以社中央副主席身份率領上海專家等先后赴陜西省柞水縣和印臺區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積極貢獻上海智慧。2021年12月17日,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評選表彰大會在京召開,社上海市委社會服務部被授予“先進集體”稱號。在上海,更有影響力的還有“九三學社上海市委科普講壇”。
2017年,科普講壇榮獲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科普成果二等獎。五年來,社上海市委邀請社內院士、專家舉辦科普報告會300余場,持續開展“科普之旅”活動;疫情期間,緊急上線“九三”科普微講壇,打造最小體量科學分享形式;與市科普志愿者協會等單位聯合開展科普合作項目。
“人才強社” 組織更強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領頭雁”更強。五年來,社上海市委領導班子成員切實貫徹分工聯系基層制度,兩任主委趙雯、錢鋒及班子成員赴各級社組織調研209次,聆聽心聲、查擺問題、推進工作,密切與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聯系,不斷夯實組織基礎。2020年至2021年,圓滿完成16個社區委、50個直屬基層組織及300個社區委和直屬基層組織下屬支社換屆工作,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社區委和直屬基層組織主委平均年齡50.61歲,“70后”占51.47%;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提升至77.94%,其中博士占比提升至57.35%;高、中級職稱占比91.17%,界別特色進一步凸顯。
加強代表人士隊伍建設,人才梯隊更優。五年來,新增院士4位、上海市政府參事3位。截至2022年4月底,社員人數達到14760人,繼續保持社內省級組織中社員人數第一的傳統優勢。目前擁有兩院院士19位,其它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10余人次,各類國家級青年人才38人次。25位社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樊春海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葛均波獲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先進個人,虞先濬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雷群英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5名社員分別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2021年,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在九三學社中央來滬督導檢查中成功接受“檢閱”,獲得“各項社務工作取得優異成績”的高度評價。
不忘初心、勇毅前行。九三學社上海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即將隆重召開,我們相信新一屆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將繼承和發揚九三學社優良傳統,學習貫徹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不斷推動多黨合作和新型政黨制度向縱深發展,不斷豐富統一戰線和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力書寫九三學社新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