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發表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一周年之際,為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加強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區域高質量綠色發展,近日,“第一屆秦嶺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論壇”在秦嶺深處的商洛市柞水縣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陜西省科學院主辦,九三學社陜西省委、西安天和防務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社中央委員,陜西省政協常委、副秘書長,社省委專職副主委趙力強受全國政協委員、社中央常委、社省委主委郝躍院士的委托,出席論壇并致辭。
省政協常委、社省委副主委、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陜西省科學院副院長陳怡平主持論壇開幕式并作主題報告。
趙力強副主委在致辭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家鄉人民的關心和厚愛,也表現出總書記對國家、民族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和擔當。九三學社是由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參政黨,社內各領域專家云集,要牢記總書記囑托,發揮九三學社的科研、學術界別優勢,爭做秦嶺生態衛士的踐行者。他在致辭中介紹到,參加此次論壇的九三學社社內專家教授都是自2016年九三學社中央對口陜西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工作的參與者,他們與九三學社中央的調研組走遍了陜南的11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和關中、陜北的村村卯卯,對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效和鄉村振興的發展都有深切感受和期望。社內的專家教授參加秦嶺生態保護學術交流,就是力爭為秦嶺保護和區域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論壇開幕式上,中科院西安分院、陜西省科學院副院長楊青春代表院長、黨組書記趙衛致辭。西北大學教授李保國作了《秦嶺生態保護與金絲猴社會》、陳怡平副主委作《對秦嶺生態文明建設思考》、天和防務公司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劉博作《用硬核技術支撐秦嶺生態文明建設》的專題報告。3位專家從川金絲猴行為生態學研究與秦嶺環境關系、秦嶺生態文明建設存在問題與未來如何推進秦嶺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以及如何應用現代高技術助力秦嶺生態環保護與鄉村振興等方面作專題論述。
研討會上,社內專家圍繞論壇主題,就秦嶺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及相關問題提出建設性建議。
社中央促進技術創新工作委員會委員、社省委委員、社省委教育文化委員會主任、社西北大學委員會主委、西北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鄭曉暉在發言中指出,陜西具有核心自然資源優勢、科技優勢、人文優勢,要發揮優勢蓄勢而為。他強調,要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原則,要兼顧產業鏈和創新鏈共同延長與交融支撐,在對秦嶺生態有效保護的同時實現鄉村振興。
中建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社中建西北設計研究院支社主委姚力在發言中強調,要加強秦嶺保護區社會治理,促進生態保護;對于鄉村振興,他指出一要加強新產品研發與新技術推廣,壯大特色產業,提質增效;二要積極促進科技下鄉,加強技能培訓,培養合格的產業工人。
社省委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任、社西安工程大學委員會副主委、西安工程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武暉在發言中建議,完善農村基礎環境改建,改善污水排放、垃圾清運、牲畜養殖等臟、亂、差等環境問題;通過宣傳、教育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建立農村基層環保機構,加強監管能力;完善鄉村振興與環境保護綜合決策機制和監管制度,將其納入到相關責任人的績效考核中。
社西安石油大學支社社會服務委員、西安石油大學電子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專業負責人景明利在發言中希望,制定秦嶺生態保護標準,為后續的工作提供政策方面的保證,在此標準下,反向設計生態保護體系。其次,建立實時空地一體的監測體系,利用物聯網和邊緣計算技術對秦嶺生態進行監測全覆蓋。再次,建立預警機制,對非法入侵者(包括非法入侵的人和外來物種)借助機器視覺與機器學習算法進行預警。最后,建立評估指標體系,利用相關指標完成保護評估,針對發現的問題,溯源問題發生的根源,形成閉環系統,為更好的保護秦嶺生態系統奠定基礎。
社省委社會服務部部長張雅寧,西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科學院、中科院地球環境所、陜西天和防務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60余人參加論壇。(張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