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陜西省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特別是西安市的疫情防控任務十分艱巨,已進入關鍵時期。九三學社陜西省委員會按照中共陜西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要求,迅速響應,積極動員,倡議全省各級九三學社組織和廣大九三學社社員積極行動起來,堅決貫徹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部署和要求,共同擔當,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貢獻九三力量。
【九三學社陜西省委直屬城南支社】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升級,九三學社陜西省委直屬城南支社社員第一時間挺身而出,不分年紀、不分行業、不分退休在職,都通過不同方式參與了志愿活動。城南區各個核酸檢測點、物資配送點都有九三學社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全體社員以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充分彰顯九三學社社員的風采。
高新醫院兒科主任楊軍,自西安疫情爆發一直堅守崗位,保證兒科門診及病房治療工作、協調兒科普通病區及發熱門診工作安排。
高新醫院口腔科主任文星,自西安疫情爆發主動報名參加高新區核酸采集。按照安排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核酸采樣、信息登記、維持秩序、現場指引等工作中去,頂著寒風,不顧身體凍僵和疲憊,直到晚上9點左右,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又繼續投入到緊張工作中。
高新醫院骨一科護士長高蕾,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堅守崗位,參與封控區住院患者治療護理、協調高新區核酸采集人員調配,每天不停奔走在病房與病房之間,防護服在臉上留下深深的勒痕。
城南支社副主委王方自12月21日早6點,接到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防疫指揮部的電話,趕到指定的采樣點后立刻投入到工作中。統籌協調社區、街道辦、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和志愿者的工作、確保設備設施正常使用(因有些社區設備配備不足、網線不暢等問題)。工作過程中沖到最前,履職盡責,一直到最后的收尾,樣管及時轉運,對采樣點消殺、現場清理工作,盡一切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社員王愛萍為這次抗疫獻出了自己的愛心,捐贈現金2萬元。她說:“我堅信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終將勝利!”
【九三學社中建西北院支社】
疫情就是命令。12月31日,在接到雁塔區城投公司的設計任務通知后,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建筑設計醫療健康設計部臨危受命,迅速投入設計工作中。九三學社陜西省委副主委李敏,社中建西北院支社蔣忠、李瓊、錢薇、楊磊、雷健、吳京濤與設計團隊其他同事在6個小時之內便迅速確定了方案,并于2022年元月1日上午8時,建筑單體及各專業階段配合完成,同步開始施工圖繪制及施工現場的統籌配合。1月2日22時各專業施工圖交付施工現場,24小時無休隨時待命配合現場施工的調整和變動。1月3日18時,標識、景觀方案及施工圖完成并交付施工現場,以最快的速度保質保量完成了西安市雁塔區集中隔離點項目的全部設計內容。
歲末年初的50個小時,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是2天的日常生活,而對中建西北院九三人來說,卻是和設計團隊同事們一起,用50個小時的不眠不休,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爭,通過“輪班倒” 24小時開展工作,為西安市的抗疫工作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不但展現出了 “敢打仗、打贏仗”的優秀作風,更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九三人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
【九三學社陜西省委直屬曲江支社籌備組】
社陜西省委直屬曲江支社籌備組社員聞雅娜積極響應號召,與公司同事一起成為社區的志愿者,成為每天戰斗在協助曲江中心社區、曲江紫薇意境小區的保護者,除了負責維持秩序和幫小區居民做核酸外,聞雅娜所在的志愿者團隊還肩負了小區和居民物資的消殺和轉運工作。
籌備組社員張妮、陳海濤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擔任自己所在小區志愿者,協助小區的秩序維護和日常防疫工作。
籌備組社員辛輝作為醫療防疫用品行業的從業者,更是從疫情開始后沒有停歇,協助各地調送防疫資源,為省內多個地市提供防疫物資保障工作。
籌備組社員池萬隆在疫情期間撰寫了《陜西省疫情后時代地攤經濟發展的建議》、《以辯證思維、宏觀格局、實際行動,贏得新冠疫情殲滅戰的勝利》等文章支持抗疫工作。
籌備組社員陳海濤、池萬隆、劉世權等人還在本次疫情期間進行了資金和物資的捐贈,助力抗擊疫情。
【九三學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委員會】
自疫情暴發以來,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委員會全體社員,堅守工作崗位,堅持抗疫優先,堅決服從政府、單位、社區的統一部署,用實際行動,為抗疫攻堅做出貢獻。
付少鋒、張淑萍、入社積極分子杜軍朝主動請纓,加入到核酸檢測志愿者隊伍,為社區抗疫獻計獻策。他們不畏嚴寒,不顧安危,認真負責,堅定地與醫務人員一起站在最危險的核酸檢測桌旁,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檢測信息錄入及現場秩序維護,助力社區核酸檢測有序進行,體現了九三人的擔當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雷思孝、雍洪、孫翠娟、李聰、路文等同志加入了志愿者隊伍,為社區居民服務。
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委員會全體社員在外積極參與抗疫工作,在家認真辦公、備課、上網課、做輔導,跟學生交流安撫學生堅定信心。
在人人居家隔離、開啟線上辦公的特殊時期,馬曉華教授依然堅守在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實驗室的負責人,他主動擔當,逆行向前,面對教學區封閉只進不出的要求,毅然回到實驗室,承擔起守護實驗室和安撫學生的重任,同時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工作,鼓勵學生在疫情期間加強學習、增強抗疫信心。自學校封校以來,馬曉華教授一直堅守在實驗室。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科研育人工作,劉宏偉教授做了題為“雷達智能化研究進展”的高質量學術分享,在線觀看人數達1200余人次。
王悅胡老師為學生進行線上導學,心理輔導,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上網課等。
作為電子工程研究所所長,劉宏偉老師為抗疫發起募捐。劉宏偉教授個人捐款3000元。此外,劉宏偉積極參與組織考研工作,主動報名參加社區志愿者工作。
委員會全體社員積極為九三學社王選基金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育基金捐款,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2年1月7日,共捐款12500元。
圍繞疫情防控的難點重點問題、群眾關心的社會民生問題以及學校統籌推進發展和抗疫工作,委員會社員積極建言獻策。趙亦工提出《建議在海南省建立回國人員收容隔離區》;李培咸提出《入境人員分大區設立集中隔離區的建議》;劉宏偉提出《重視對境外輸入病例的病毒基因分析,掌握病毒溯源科學依據》和《規范新冠肺炎數據分類名稱》;雷思孝提出《建議對隔離人員采用定位監督的意見》和《開放流通環節 解決群眾急需》;李培咸提出《關于進一步強化入境管控的建議》和《關于細化入境航班管理的建議》;韓冰提出《疫情管控期間的民生保障》;余沛明提出《立即建立樓長制,社長制等管理體系,強制性切實落實核酸檢測應檢必檢》和《關于科學提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疫情防控工作的建議》。這些提案和建議在防疫工作中發揮了積極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