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則是實現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健康的有效途徑。”這次全國兩會,住川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一級巡視員多央娜姆準備了3份提案,其中一份就是關于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的。
“我國農業農村面廣、人口眾多,面源污染防治起步晚、投入少、歷史欠賬多,污染防治工作仍任重道遠。”多央娜姆歸納了幾個主要問題,比如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低、循環農業普及程度仍然不足、農藥化肥使用不當、畜禽糞污治理成本較高效果不明顯、農民生態環保意識以及相關專業知識缺乏等。
“強化農業農村綜合管理是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路徑,也是實現鄉村生態振興的重要抓手。”針對這些情況,多央娜姆建議:突出控水,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確保畜禽糞污、農田殘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同時,強化農業農村管理,分類實施源頭減量、過程攔截、末端治理,全面推動農業農村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涉及到具體的舉措方面,多央娜姆首先建議開展“零碳新村”建設試點示范,利用枝丫材發展生物質能源、農村沼氣處理有機廢棄物、黑臭水體整治、構建低碳能源系統等面源污染治理技術手段,推動農業生產與農村生活方式低碳轉型,達到村域凈零排放的美麗鄉村。
“還應該推廣農業面源防治專干及網格化管理制度。”多央娜姆說,應加快建立“屬地為主、分級負責、部門協同”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監督機制,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同管理、鎮村日常巡查、農業專業技術干部督察督辦、社會監督支持”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網格化制度。同時,進一步完善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嚴格管控農藥化肥超標產品流通,推廣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農藥,加大推廣農藥化肥減量技術以及畜禽糞污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導中小型養殖場通過堆積發酵、配建發酵罐等方式將糞污就地就近還田。
在開展農業生態環境教育培訓方面,多央娜姆建議農業農村部門制定相關教育培訓計劃,確保生態環保教育的持續性和規范性。同時,把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措施納入職業農民培訓,定期開展農業生態環境教育專題培訓,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的環保意識。
(來源:九三學社四川省委 四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