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6日,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法》正式實施之際,九三學社泉州市華僑大學委員會結合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計劃,組織骨干社員赴廈門市同安區白交祠村、軍營村開展為期2天的“助力鄉村振興研習班”主題調研學習活動。
5日,研習班學員們先后實地走訪了白交祠村、軍營村,感受兩村的翻天巨變,親身體會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進軍營村調研考察、現場辦公,“扶貧扶志”,引導鄉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的諄諄囑托。學員們還登臨軍營村的防空哨所,回顧當年解放軍不畏艱險,扎根高山守護藍天的動人事跡;走進軍營村議理堂,調研考察軍營村實行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有事好商量”等獨特的鄉村治理經驗。
6日,研習班學員們在廈門市委黨校高山教學點聆聽了中共廈門同安區黨校沈麗英教授《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及經驗啟示》專題黨史課,重溫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奠基立業和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百年偉大歷史。課后,學員們又馬不停蹄,專程來到高山黨校初心使命館、柿子林、七彩池考察,系統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因地制宜提出的“山上戴帽,山下開發”高山發展思路,體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的孕育之源,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為廈門市社會經濟發展擘畫藍圖的動人故事。
通過兩天的調研學習,重走總書記的初心路,重溫總書記的叮囑,大家深刻體會習總書記心系百姓、心系民生的殷殷情懷,精準施策、堅持不懈的工作作風。大家深感震撼、深受教育,從而更加堅定為國家和人民作貢獻的信念和決心。同時大家結合各自的專業背景,分別對高海拔地區鄉村自然資源的開發治理和利用保護、紅色鄉村文化建設與文旅融合發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路徑、科教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模式等問題進行思考,深入交流,收獲巨大。大家表示,將凝心聚力、發揮所長,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建言獻策,貢獻力量。(社泉州市華僑大學委員會 白曉東、施亞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