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七月,巍巍太行身披荊花點綴的綠衫在驕陽下兀立、綿延。
4日,“九三學社中央‘亮康行動’2013•阜平行”在阜平縣醫院正式啟動。
阜平,太行山腹地晉冀交界的一個山區縣,山多、人少、欠發達。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兒的小地方,卻是一方孕育中國革命的紅色熱土:中國北方第一個紅色政權的成立之地、中國第一個敵后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立之地、中共中央北方局、晉察冀邊區和軍區司令部所在之地。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聶榮臻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工作和戰斗過。白求恩、柯棣華在這里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隨著戰爭硝煙的散去,阜平漸漸退去光環。跟不上中國快速發展步伐的阜平,成為一個頭頂“國家級貧困縣”帽子的平凡小縣。可是黨和國家從沒有忘記過這里,聶榮臻元帥甚至說過“阜平不富,死不瞑目”這樣令人動容的話語。2013年元旦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阜平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提出“大家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一定要想方設法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此后,各方愛心如條條河流匯入這個扶貧“特區”。
此次九三學社中央將“亮康行動”的河北首站選在阜平,就是要為革命老區做點實事,就是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指示精神。
4天時間里,河北滄州眼科醫院的醫療隊共篩查病患200余人,為64人實施了白內障復明手術,醫療隊高尚的醫德和精湛醫術得到當地群眾的廣泛贊譽。
趙瑞鳳是一位裹著小腳的老奶奶,家在龍泉關,今年已經93歲的她身體硬朗、思維清晰,除了耳朵有點兒背就是眼睛不好使。接受手術第二天老人家的眼前就清晰了,等醫生復查完,便可回家。就在等待的過程中正逢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叢斌到病房看望病人,這個上面來的“大官兒”親切地握著她的手,拉著家常。她告訴叢斌自己親眼見過洋鬼子,給八路軍做過飯、縫過衣。當她聽到叢斌說:老人家,我們就是八路軍派來的,老奶奶的眼睛里泛起了淚光。
近10年時間里,“亮康行動”所到之處,像趙瑞鳳老奶奶這樣的病人有很多很多,像這樣感人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就是這樣的感動讓滄州眼科醫院院長徐深更加明確一名知識分子和民主黨派成員的責任和良知;也是這樣的感動給了山東省魯南眼科醫院(另一支亮康行動醫療隊)院長高富軍不放棄的理由。
如若“亮康”是一種花,那么她的花語便是光明、大愛,她隨著九三人的腳步,綻放在世界屋脊、在云貴邊陲、在內蒙草原、在蒼茫沂蒙……如今,她又開上太行。(劉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