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需要“高精尖”,科普則要“接地氣”。9月24日至29日,九三學社中央院士專家科普巡講團赴云南省昆明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連續(xù)舉辦13場以“健康科普”為主題的科普講座。包括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在內的社內3位院士、5名專家從多角度、多方面開展專題講座,內容涵蓋物種生態(tài)、醫(yī)療衛(wèi)生、天文氣象、運動科學、身心健康、食品安全等,共同為云南群眾獻上了一席科普盛宴。
在黨派大樓禮堂,叢斌作題為《動物物種滅絕與人類生存危機危險情況分析》的專題報告。
馬冠生作題為《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的報告。
昆明是此次巡講的第一站。在黨派大樓禮堂,叢斌作題為《動物物種滅絕與人類生存危機危險情況分析》的專題報告。他從遠古時期動物物種曾經經歷過的五次大滅絕講起,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引領聽眾思考動物物種滅絕對微生物界產生的影響,進而引出微生物界的變化對人類造成威脅的問題。叢斌強調,人類應極盡所能,延緩第6次地球物種大滅絕的到來,盡全力保護物種多樣性,規(guī)范人類行為,維護生態(tài)平衡。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疾控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作題為《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的報告。
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葛均波與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青少年體育研究與發(fā)展中心主任郭建軍在昆明醫(yī)科大學分別作《介入心臟病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運動是營養(yǎng)》的報告。
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氣象局氣象影視中心總工程師朱定真與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在西南林業(yè)大學分別作《地球的健康與人類健康》和《天體的活動對人類產生的重要影響》報告。
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院士專家們分別在3地開講。叢斌和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醫(yī)學部社會醫(yī)學與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鈕文異為紅河職業(yè)衛(wèi)生學院的師生、紅河九三學社社員以及紅河州行政事業(yè)單位機關工作人員帶來了《健康產業(yè)發(fā)展》和《健康生活、和諧人生、健康管理》的專題講座。
紅河學院學生向孟安明院士提問。
鈕文異教授通過游戲讓學生識別個性特征。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孟安明以《生命的起步——胚胎發(fā)育》為題拉開了在紅河學院系列科普的序幕,叢斌、嚴俊、郭建軍先后登場,為師生們帶來4場高水平講座。開遠市一中、十一中的1400余名師生則享受了鈕文異以《我是誰?》為題的有關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饕餮大餐。13場講座,場場精彩。院士專家與聽眾問答互動,次次踴躍。九三學社院士專家們的高水平科普,受到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
叢斌一行實地了解團山小學教學情況、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師待遇等情況。
期間,叢斌一行還就紅河州物種多樣性現(xiàn)狀調研了屏邊大圍山自然保護區(qū),考察了建水縣團山村古民居保護狀況,實地了解了團山小學教學情況、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師待遇等情況。
在昆期間,叢斌一行會見了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黃毅。
本次活動由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中共云南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共同主辦,九三學社云南省委、中共紅河州委統(tǒng)戰(zhàn)部協(xié)辦,社中央院士工作委員會、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聯(lián)合組織。旨在發(fā)揮我社自身智力優(yōu)勢,開展社會化科普教育,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關注民生民情,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科學發(fā)展。
云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九三學社云南省委主委曾華,九三學社中央社會服務部副部長王金茹,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副主委周勇,九三學社昆明市委主委常敏, 九三學社紅河州委主委張玲等參加活動,共有3200余人次聆聽了講座。(文:李碩 叢彬 攝影:李碩 郭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