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戰線服務科學發展的“畢節模式”,是在中央統戰部的指導下,由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參與,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具統一戰線特色的幫扶模式。杜青林同志在系統總結了20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基礎上,適時提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核心,以體現民心為根本,通力打造“同心”品牌的號召和要求,這是統一戰線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的創新之舉,是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進試驗區建設的重要載體,必將開創統一戰線服務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打造“同心”品牌要在工作形式和內容上體現特色優勢和工作重點。一要明確服務定位。我們共同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打造“同心”品牌,要堅持統一戰線特色及合力優勢,注重政治意義和工作實效的統一。實施“同心工程”,除了幫助爭取各方支持外,還要做好“近期作示范,長遠探路子”的工作,幫助試驗區逐步樹立科學發展、實事求是、艱苦創業的發展理念,實現點上深化,面上推廣,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二要突出品牌內涵。打造“同心”品牌,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優先位置,重點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活問題;三要突出品牌的引領作用。要清晰各黨派、團體間的差異性元素,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各黨派、團體在市場資源配置能力上相對有限,但我們可以與各界廣泛聯系,發揮人才薈萃的智力優勢,有助于提升畢節地區勞動者素質,加快智力資源開發。
打造“同心”品牌還要注意在幫扶工作中堅持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堅持“內生動力”與“外部助力”相結合。畢節試驗區正處于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盼發展、思發展的要求和熱情很高。畢節地區在用好外部助推力的同時,關鍵要增強內生原動力,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后勁。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歸根結底要靠當地廣大干部群眾的創新能力和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要以當地黨委和政府為主,外部力量幫扶為輔。動力在當地、發展靠當地、希望在當地;要注重提升軟實力。人才匱乏、觀念落后、信息閉塞是制約畢節試驗區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開發人力資源,提升當地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大培訓力度,大力開展科技扶貧、觀念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是提升試驗區軟實力的重要工程,也是幫助畢節試驗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