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4日,以“脫貧后期工作與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協調發展”為主題的九三學社中央第二十五次科學座談會在四川巴中舉行。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武維華出席會議并講話。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主持開幕式。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分別主持會議。
武維華說,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努力消除農村貧困,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自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打贏脫貧攻堅戰重大戰略部署,在短時間內幫助數千萬人擺脫了絕對貧困,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近年來,九三學社持續關注農業農村發展。社中央先后圍繞“我國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與可持續發展”“以生態農業發展促進鄉村環境治理”“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路徑”“推進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召開科學座談會,并赴各地調研,提出了一系列農業方面的建議。新形勢下,要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應當把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協調發展作為重中之重。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政協經濟界委員聯組會上講話強調,“要著力解決農業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重點從農產品結構、抗風險能力、農業現代化水平上發力”,這為本次科學座談會交流研討指明了方向。
武維華指出,當前我國鄉村產業發展有幾點值得關注。首先是要堅持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鄉村產業綠色發展關鍵是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發展路子。二是要突出特色優勢。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避免產業同質化,把鄉村產業特色優勢發揮出來、把農業多功能價值挖掘出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要強化產業融合。進一步調優產業結構,把優勢區域的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支持龍頭企業向前后端延伸,拉長產業鏈。四是要深化農村改革。依法完善土地等相關制度,因地制宜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抓好農村“三變”改革,提高鄉村產業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水平。五是要促進農民增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和落腳點。
賴明從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國際發展經驗與我國國情相結合、農業產業現代化及人才、政策支撐等方面對會議討論情況進行了總結,并就該課題的后續工作進行了部署。叢斌就城鄉二元結構特點、如何推動我國農業實現社會化大生產、農業科技等問題和與會代表進行了交流。
中共巴中市委書記羅增斌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共巴中市委副書記、巴中市市長何平,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委員左停,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副主委、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樊勝根,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委員聶鳳英,九三學社社員、西安財經大學教授李文輝,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楊武云,九三學社中央農林專委會常務副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高振江,九三學社貴州省委副主委、貴州大學精細化工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楊松等9位代表先后就老區山區貧困地區鄉村產業突圍及鄉村振興的國際經驗、地區案例、特色產業發展、科技支撐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與會代表圍繞會議主題,結合自身專業,進行了互動交流。
九三學社中央秘書長劉曉梅,九三學社中央農林專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常委、西昌學院院長賀盛瑜,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許強,九三學社中央專委會負責人、社中央農林專委會委員葛文杰,九三學社中央農林專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黎裕,九三學社中央農林專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金龍,九三學社中央參政議政部副部長張瑛、張福麟,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專職副主委沈光明、秘書長丁武,九三學社貴州省委專職副主委程紹雨,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張景蓉,中共四川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魏在田,巴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魏文通、市政協主席朱冬等參加座談會。
武維華一行調研國藥天江藥業公司
武維華一行調研巴中原鄉農莊現代農業產業園
6月12日,圍繞“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武維華一行在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田向利等陪同下在巴中開展調研。調研組實地考察巴中規劃館、恩陽區八廟鎮萬壽村、雙勝鎮天良村、原鄉農莊現代農業產業園,了解農旅結合助推鄉村振興、科技助農帶動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情況;走訪四川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國藥天江藥業公司,調研企業生產經營、帶動貧困戶就業等情況。(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