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柯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就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加強基礎研究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目前,我國基礎研究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加大我國基礎研究力度已刻不容緩。
基礎研究成果往往不能在短期內得到應用而產生直接經濟效益,但許多重大技術創新都源于基礎研究成果,原創性基礎研究成果是重大技術創新的根基。沒有高水平的基礎研究就難以產生重大的技術創新。同時,開展基礎研究是高水平科研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其作用是其他方式無法替代的。為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一是改革現行科技獎勵及評價體制,使其更有利于原創性成果的出現?;A研究成果不等于發表多少論文,在基礎研究評價方面要加大引入國外高水平同行科學家參與評估的力度,淡化科研成果的定量指標考核。這既對我們自身提出了高要求,也讓國際同行更多地了解我們的科研工作,更有利于原創性成果的出現。二是加大對國內杰出人才的支持力度和對海外杰出人才的吸引力度。對于已經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一定影響的科學家及其團隊,應給予較寬松的政策,提供相對自由的學術環境和較好的研究條件,支持一部分人開展長遠目標與挑戰性題目,做原創性工作。同時,利用多種模式吸引世界各地杰出的華裔科學家為我服務,以此為基礎,逐步擴大規模,注意吸收外國優秀科學家來華從事合作研究。三是加強大型、綜合科研平臺建設,為基礎學科的原始創新提供平臺。可以選擇若干具有較好基礎的實驗室,在資金上強化支持,促進其體制機制上的改革,在硬件與軟環境上更快地與國際接軌,促進其參與國際競爭,建設一批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四是鼓勵在基礎研究領域參與國際學術組織和活動,使我國科學家在國際舞臺上有所表現。整合人力、經費等資源,鼓勵我國科學家尤其是中青年科學家在國際重要學術組織任職,支持我國科學家發起和牽頭組織的重大國際合作研究計劃和項目,支持與國際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實驗室、優秀群體和團隊之間的實質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