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27日,以“草種業振興與草原生態保護”為主題的九三學社中央第三十四次科學座談會在甘肅蘭州召開。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武維華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共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昌升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共甘肅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孫雪濤,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出席會議。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劉政奎、副主席兼秘書長劉曉梅主持會議。
武維華在講話中指出,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草原是我國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草原畜牧業是現代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草種是我國草原生態修復和草原畜牧業發展的“芯片”。多年來,九三學社中央持續聚焦草原生態保護建言獻策,特別是2018年以來,將“草原生態修復與生產力恢復”作為長期重點調研課題,先后形成一批建言成果,為國家相關政策出臺提供了參考。甘肅是我國三大種業基地之一,是全國最大的草種生產區之一,我國草業領域唯一一個全國重點實驗室也位于蘭州。此次在蘭州召開科學座談會,圍繞我國草種業振興和草原生態保護質量提升的關鍵問題集思廣益、凝聚共識,是九三學社中央“草原生態修復與生產力恢復”長期調研課題的一項重要活動。
武維華強調,草種業振興和草原生態保護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和系統工程,事關國家生態安全、食物安全大局,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要充分認識草種業振興和草原生態保護的戰略意義,充分認識草業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深入分析和精準研判草業科技創新發展存在的問題,尤其要注重協作與共享,加強多學科、多地區、多部門、多團隊協作,推動不同研究平臺、數據資源共享,加強各方交流互鑒,加大草原事業相關科普力度,努力打造全社會“知草、愛草、重草”的好氛圍。九三學社中央將持續推進“草原生態修復與生產力恢復”長期重點調研課題,在國家有關部門、地方及專家學者的支持下,做好調查研究和議政建言工作,努力為推動草原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司長李擁軍,蘭州大學草種創新與草地農業生態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草地農業科技學院教授賀金生,青島農業大學草業學院院長、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王增裕,寧夏大學林業與草業學院院長、農林與生態學部常務副部長馬紅彬,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趙新全,四川農業大學草業科技學院院長、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張新全,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農業農村部草牧業創新重點實驗室主任侯扶江,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院長董世魁,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草業科學系系主任謝文剛,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技術總監邢旗等10位專家聚焦會議主題,圍繞草原生態修復適宜性草種研究應用、促進草地自然恢復、加快草種改良、強化草原多功能協同、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創新等內容先后作主題報告。辛曉平、林浩、張吉宇、劉進琪、朱劍霄、祁智、王慧、張耀南、劉興元、張龍生等10位社內外專家學者作現場討論發言。
此次科學座談會由九三學社中央主辦、九三學社甘肅省委承辦。中共甘肅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姬安岳,甘肅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閻奮民,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侯永強,九三學社中央參政議政部副部長李軍華,九三學社甘肅省委副主委萬代紅、馮漢颋、肖進銀、吳通華等70余人參加會議。
座談會前,劉政奎率調研組赴蘭州大學草種創新與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國家冰川凍土沙漠科學數據中心等地調研。(文/圖 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