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19日在京召開“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專題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打破制約人才發展的有形障礙,從社會觀念、思想意識入手破除深層次無形束縛,創造各類人才層出不窮的局面,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筑牢人才之基。
近80位全國政協委員參會,30位委員、專家在會上發言,370多位委員通過委員履職平臺和讀書智能平臺發表意見。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安徽省委主委潘建偉,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劉忠范,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上海市委主委錢鋒在會上發言。劉忠范、錢鋒發言摘登如下:
劉忠范:釋放出人才的巨大創造力
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才是關鍵。我們需要做的是,營造一個大環境,打造無數小舞臺,釋放出人才的巨大創造力。建議:
切實完善人才評價。創新的沃土,是讓更多的人心動起來想做事,讓更多的人安靜下來能做事。
不拘一格用人才。我們需要通才,更需要專才。包容性文化是創新沃土的特性,可以讓各種人才展示才華、脫穎而出。
大膽放權,充分賦權,給予人才最大限度的發揮空間。信任是最大的壓力,也是釋放人才創造力的閘門。應創造一個寬松自由、公平公正的創新環境,讓千百萬人才個體的創造力匯聚成推動民族復興的洪流。
統籌兩個大局,把握戰略機遇,打造最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創新環境,聚全球英才而用之。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同時積極發揮用人單位在人才引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錢鋒:培育新時代科技領軍人才
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深度融合,給我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帶來新的挑戰。建議:
加快學科結構調整和專業知識體系再造。引導高校瞄準世界工程科技前沿和國家“高精尖缺”領域,培育學科增長點,布局交叉學科新方向。鼓勵高校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遵循科學技術和人才成長規律,持續優化學科體系和內涵。構建學科動態調整機制,加快專業知識體系的迭代更新。
探索多元化、復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工科+人工智能、工科+醫學”雙學位、主輔修等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全新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多學科復合型人才。將新知識、新技術、新業態融入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方案。
創新工程科技人才跨學科培養方式。打破學科藩籬,組建跨學科、跨專業的教學團隊,共同打造新技術與制造業相結合的課程,建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養教學體系。加強工程科技一流師資隊伍建設。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7月20日01版,7月21日15版等內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