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如何看待當前中共中央在全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邵鴻:我認為這體現了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對所負重大歷史責任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體現了他們破除積弊、勵精圖治、有所作為的迫切愿望和切實努力。群眾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為民務實清廉是黨的宗旨和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也是當前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所急切希望于黨和政府及各級領導干部的。因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抓住了當前人心所向和治國理政的關鍵,很有必要。
問:你如何看待當下部分中共黨員干部尤其是部分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一些領導干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現實危害?
邵鴻:這個問題,無論是中共中央領導同志還是社會各界其實早有共識:這些現象的存在,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任其發展,就要重蹈前蘇聯的覆轍,亡黨亡國。
問:在中共的歷史上,有延安整風等成功整風經驗。此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尤其要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你如何看待?
邵鴻:延安整風,在全黨確立了正確的思想路線和優良作風,從而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延安整風的偉大成就,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杰出領袖的領率推動,二是有一套好的實施辦法,三是戰爭條件下巨大的外部刺激和壓力,并有腐敗的國民黨作為反面教員。對照檢查,批評與自我批評,乃是延安整風的法寶。
我贊成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由于歷史條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要有適應新形勢的新辦法和新舉措,一整套切合實際、嚴密有效的操作方法。
問:此次中共中央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特別提出要針對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整改落實、建章立制。你如何看待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注重加強制度建設的執政思路?
邵鴻:轉變作風,不僅需要學習教育,觸動思想,更需要有相應的制度作為約束和保障。習近平同志一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把問題說到了根子上。而且此語一出,大受歡迎,可見人同此心,民意在茲。我完全擁護并高度評價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注重加強制度建設的執政思路,但我也有兩點看法:一是制度貴在執行,有制度,無執行,等于沒有制度。現在很多問題都出在這里。這就需要有保證制度能夠得到執行的體制機制。第二,制度建設要形成整體體系,缺少系統思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具體制度,治標不治本。也就是說,制度建設要有更寬廣的視野。
問:你如何看待堅持群眾路線和實現中國夢的關系,以及如何凝聚人民力量,努力實現中國夢?
邵鴻:沒有群眾路線就沒有中國夢。只有順應民眾訴求和意愿的政治路線和政策、措施,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支持,讓人民群眾受益和滿意,中國夢才是人民的夢。以上這些方面,也是凝聚人民力量的關鍵。要做到這些,最根本的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問:你對此次中共中央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何建議和期待?
邵鴻:希望進一步重視和充分發揮民眾的積極作用,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處于群眾的注視、參與和監督之下。
期待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及制度保障。在八項規定的基礎上,抓住若干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進一步出臺新的舉措。比如下決心在全國統一推進公務用車改革,進一步壓縮“三公經費”,堅決制止黨政機關和干部違反政策多占住房等,以此鞏固和擴大作風建設成果。更重要的是,認真研究和構建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和制度保障。要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及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監督作用,完善黨政部門、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經費預算、信息公開和審查、審計制度,進一步削減政府審批事項和權力,等等。這些應成為作風建設向深層次推進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