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密碼:

邵鴻:盡快出臺民辦高校生均撥款政策


當前民辦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國家政策不太平等。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方面,突出表現為民辦和公辦高校資金投入和各種制度待遇的巨大懸殊,民辦教育促進法關于“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的規定遠未得到落實。正因此,當前民辦高校普遍面臨著投入不足、發展乏力,師資薄弱、流失率高,生源萎縮、規模銳減的嚴重困難。近年國家決定600所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學校轉軌,特別是最近財政部、教育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的生均撥款制度加快發展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意見》(財教〔2014〕352號),規定至2017年各地公辦高職院校生均撥款水平不得低于1.2萬元,進一步擴大了本已懸殊的公、民辦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政策差距。

要解決民辦高校面臨的上述困難和問題,確保民辦教育健康穩定的發展,當前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基本的一條,是應盡快出臺政策,對民辦非營利性的高等院校按照學生人數給予一定的財政性撥款,也就是實施國家對民辦高校的“生均撥款”制度。

建立國家對民辦高校的生均撥款制度意義重大。國家給予民辦院校一定的生均撥款,有利于切實幫助民辦高校和高等職業教育克服和緩解當前面臨的困難,獲得穩步發展的基本條件。此外,這一措施顯然也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轉變職能,提升民辦院校辦學自主權,使之能夠真正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需求自主辦學,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這一措施有利于體現國家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堅定立場,縮小公辦和民辦高等教育的政策差距,提升民辦教育地位,從而為之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巨大的發展動力。民辦非營利教育屬于社會公益性事業,政府理應給予財政支持。這個道理本來是非常明白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也明確認定,但直到近年,各地方政府才逐漸開始以專項經費等形式給予民辦高校少量資助。而與此同時,國家對公辦職業院校的強力支持又在客觀上進一步拉大公、民辦教育發展條件的距離。在此背景下,國家給予民辦職業教育一定數量的生均財政資助,必要性更加凸顯,也更加緊迫。

建立國家對民辦高校的生均撥款制度條件已經具備。

從政策規定看,2014年國務院在《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已經明確提出:“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實職業院校生均經費標準或公用經費標準,改善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只要我們承認民辦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決定的涵蓋范圍當然包括民辦職業院校。

從實踐看,國內已有個別省市確立了對民辦高校實施生均撥款制度(如重慶市生均每年1400~2200元、溫州市按照公立院校生均經費的20%撥款),另有17個省市設立了民辦教育專項資助資金(最高者上海市、深圳市、陜西省2013年資助金額分別達到8億元、5億元、3億元)。此外,在學前教育階段各地政府對民辦幼兒園按生均撥款補貼也已較為常見。這些做法,事實上已經為對民辦高校生均撥款鋪平了道路。

從可能性看,對民辦高校的生均撥款實際上只是一種補貼,數量有限。如以公辦高職院校生均財政性撥款的1/4即3000元為標準,2013年年底我國民辦高校就讀本、專科生共計561萬人,即使全部予以資助(這當然是不必要的),總計168.3億元,平均每省市區僅5.43億元。如果縮小范圍,降低標準,數字自然大大縮小。按照年度教育經費應達GDP4%的要求,這一支出不會是地方政府的較大負擔,如果中央財政予以支持,則負擔更低。

為此筆者建議:在國務院目前正在制定的有關進一步發展民辦教育的文件中,正式寫入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實民辦高等職業院校生均經費標準或公用經費標準,并明確主要用于支持學校為教師購買“五險一金”、提高教師待遇和改善教學實訓條件,撥款額度可暫定3000元左右,具體實施可從經教育部認定的民辦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開始,逐步擴大范圍。此外,今后在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促進條例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的修訂中,也應將此標準明確寫入,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作者系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大方县| 平遥县| 林州市| 澳门| 宜章县| 霍林郭勒市| 会昌县| 南城县| 凌海市| 米泉市| 梓潼县| 岳西县| 精河县| 葫芦岛市| 子洲县| 奈曼旗| 苍溪县| 酒泉市| 淮北市| 五原县| 邢台县| 克什克腾旗| 于都县| 五原县| 宝鸡市| 大田县| 枞阳县| 拜城县| 西宁市| 汝南县| 二连浩特市| 孟村| 石台县| 安新县| 泰来县| 东辽县| 华安县| 十堰市| 永和县|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