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可親可敬的老人走了,我們震驚!我們悲痛!十到蒼溪的音容笑貌,永遠銘刻在蒼溪79萬百姓的心中;風塵仆仆走遍蒼山溪水的足跡,永遠定格在梨鄉日新月異的新農村建設大地上。洪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成為蒼溪九三人奮力前行的不竭動力!
我們記得,洪老第一次蒞蒼,是2002年3月21日。他率領農業部四位處長及九三北京市委秘書長一行,由旺蒼入境蒼溪,沿途調研農村和農民問題,察看了橋溪鄉養兔大戶、田菜鄉紅心獼猴桃基地、元壩廣益食品廠、鮮家溝庭院經濟、蒼溪“九龍青春寶制藥廠”和嘉陵江防洪大堤。他邊看邊問,邊走邊思,其長者風范,讓我們肅然起敬。
我們記得:2003年9月6日,洪老第二次蒞蒼,他不顧旅途勞頓率農業部“神內項目辦”負責人深入岳東鎮斑竹村、六槐鄉玉女村察看“神內生態家園項目”建設實施情況,詳細詢問村民生產、生活情況。在洪老的親切關懷下,蒼溪縣列入了國家“生態家園富民計劃”和“小型公益設施農村能源建設”項目縣,國家無償投資540萬元,惠及5400余農戶。
我們更記得:2004年3月16-19日,在洪老精心操作下,九三學社中央牽頭在蒼溪縣成功舉辦了“全國生態家園富民計劃高層專家論壇”,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院士,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張學忠,省長張中偉,以及數十位院士、專家蒞臨蒼溪,實地考察了云峰鎮獅嶺村、元壩鎮將軍村、六槐鄉玉女村、店子鄉鮮家溝村等地的生態建設情況,對富民工程的政策體系、資金投入、組織實施、科研攻關等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在研討會上,他強調對生態家園富民項目,要進一步明確重點、加強管理、提高技術水平、提高創新能力、多渠道融資、不斷提高產業化水平。他還強調蒼溪要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在發展名優水果方面下功夫;要大力開發沼氣、太陽能、小水電等新型能源,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我們還記得:2006年3月18日,洪老在蒼溪云峰鎮獅嶺村為省環保局命名的“文明生態村”揭牌。19日,他與專家學者一行在歧坪鹽井村實地調研時,欣然題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先行者”。
洪老從2002年開始至今年3月,先后十次赴蒼溪考察調研、指導工作。其間雖行程匆匆,但他都盡量抽出時間看望九三基層社員,關心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情況,還諄諄告誡我們一定要為當地黨和政府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使九廣合作和社會服務工作真正惠及蒼溪的萬家百姓。
哲人其萎,風范永存。我們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像洪老那樣,踏實做事、低調做人,用實際行動為“五個蒼溪”建設而竭誠奉獻,以慰洪老在天之靈!
洪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