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始終在思索如何稱呼這位老人?洪主委、洪主席、洪部長,但都不能表達他在我心中的位置,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按照九三人的習慣,稱他為洪先生最親切。
長者---
回憶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洪先生是在1997年,我當選為九三學社北京市第九屆委員會委員。那時候年底開完委員全體會后都要聚餐,記得我們這桌有劉迎龍、杜修力、范少輝等,只有我一位女委員,說笑打鬧聲音很大。洪先生到我們這桌敬酒時說:這桌怎么這么熱鬧呀?我說:洪主委,你快幫幫我,他們都欺負我!洪先生笑瞇瞇的、不緊不慢的說:欺負你?我怎么覺得是你欺負他們呀?全桌人哄堂大笑,當時我覺得他不是領導,是家庭中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者。
在洪先生擔任名譽主委期間,時任主委田麥久經常請洪先生為社市委的學習班、研討會講話,請洪先生的任務就落在了我的頭上。記得每次我給洪先生家里打電話,接電話的常常是他的孫輩小孩或小保姆,他們接到電話后,都拉長聲音、柔柔的喊:爺爺~,電話,找您的!電話這邊,我感覺到了洪先生家庭的溫馨,同時常常產生一個錯覺,我不是在和領導通電話,而是在找一位父輩長者。
學者---
洪先生畢業于沈陽農業大學,學的是農業。對于我這個醫學專業的人,農業專業離我很遙遠,從他那里第一次得知還有草專業。記得一次受邀陪著洪先生參加九三學社中央與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聯合舉辦的“關于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座談會,洪先生在會議上談了對“三農”問題的想法。他脫稿講了近三十分鐘,數據翔實、觀點清晰、語調平和、娓娓道來,為與會者揭示了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專業問題、政策問題。參加會議的社保局副局長是我黨校的同學,會后跟我說,你們的洪主席真是農業大家!
洪先生參加社市委的會議,只要安排他講話,他都提前認真準備。我每次都看到他準備的親手寫著密密麻麻小字的厚厚一疊講稿。我說,您讓別人給您打出來多方便呀!他說:自己寫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有一次我驚奇的發現,洪先生講話用PPT了!我說:您真時尚呀!他慢慢地說,老了,比不上你們年輕人,但是我也得與時俱進呀!
他在用學者的態度、科學家的作風、尊重科學的精神,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仁者---
“仁者”,語出自孟子《仁者愛人》,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洪先生是做大事的人。洪先生搞過科研、作過行政;睡過牛棚、當過高官;既是普通九三學社社員、又是社的領導。他無論做什么都謹記自己的志愿:為消除尚存4000萬人在溫飽線上掙扎、1億人在貧困線下生活的現狀,建設一個公平、全民共享和平幸福的富強文明祖國的宏偉事業中盡一份可能的綿薄之力。
洪先生為人正派、處事大度、胸襟坦蕩、和藹可親。不僅社員們愛他,接觸過的人都尊敬他、喜歡他。記得2002年底社市委在順義財會培訓中心召開會議,時任中共順義區委書記、現在的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陪同洪先生一同出席。孫書記對洪先生畢恭畢敬,左一個老師、右一個前輩的稱呼洪先生,還跟我解釋道,洪先生永遠是我的恩師。
洪先生心地善良,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說:我曾笑對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說,我心中有佛,那只是說我一定程度上認同普濟眾生、眾善奉行、善至心安、不以小善而不為、不以小惡而為之等等教義。他對每個人都是那么真誠,對年輕人更是關心呵護。我做專職干部十年來,他向我介紹推薦了幾十位優秀的中青年人加入九三學社,并對他們的培養提出建議,現在這些人都活躍在社市委參政議政、社會服務的平臺上。
洪先生離開我們了,但是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感覺到他還在我們身邊,好像又在說:王琳呀,奉你的“指示”我來了!(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