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九三學社先賢肖像畫展在安徽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員會和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員會共同主辦,由中科大黨委統戰部、九三學社中科大基層委和中科大博物館共同承辦。不同于其他地方展覽的是,本次展覽除了展出92位九三先賢的肖像外,還增設了九三學社社員潘建偉團隊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成果展以及九三學社社員孫立廣團隊兩極科考展。共有4個展廳3個主題。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有九三學社中央辦公廳主任茍紅旗,九三學社北京市委秘書長劉永泰,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秘書長李小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蔣一,中共安徽省委統戰部副巡視員張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長江學者、社省委副主委陳乾旺,省政協副秘書長、社省委專職副主委張臘梅,省政府參事、原社省委專職副主委檀莉,社省委秘書長盧明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張玲。開幕式由九三學社中科大基層委主委王永教授主持。開幕式之前,省政協副主席、省科協主席、社省委主委趙韓專程前來看望大家并到展廳參觀。
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自成立至今先后薈萃了175位兩院院士,其中有5位“兩彈一星”元勛,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有眾多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此次展出的92位“九三先賢”肖像,主要分布在第一和第三展廳。這些先賢中既有參與“五四運動”的革命先驅,也有九三學社創始人和早期成員,大多的是為祖國各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其中就有中國科大老校長嚴濟慈和出生安徽的“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中科院院士葛庭燧等。他們既是卓越的九三人,也是國家的功臣。
第二展廳是九三學社社員潘建偉團隊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成果展,集中展示了這個團隊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創新研究成果。作為潘建偉團隊的骨干成員,九三學社社員、80后教授陸朝陽專程從上海趕回合肥,給大家進行了講解。在熱情觀眾的包圍之中,陸朝陽臉帶笑意,努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神秘的量子世界。一旁的櫥窗里,一系列獲獎證書直白地訴說著他們的非凡成就。一本紅彤彤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證書,見證著他們獲得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無上榮光。在潘建偉院士的帶領下,他和團隊成員正在為今年7月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做著緊張的準備工作。
第四展廳展現的是人跡罕至的南、北兩極世界。九三學社社員孫立廣團隊歷時數年,克服各種困難,多次奔赴南、北兩極開展科考,取得突破性成果。
正如中科大黨委副書記蔣一在致辭中所說:“九三學社作為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涌現出很多知名的科學家。他們既是卓越的九三人,也是我國科學事業的開創者。‘九三楷模’潘建偉院士等一批九三學社社員,已經成為中科大建設和發展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省政協副秘書長、社省委專職副主委張臘梅在致辭中說到,九三精神代代相傳。先賢們的愛國情懷將激勵著九三后人在民主與科學的旗幟下奮力前行。安徽九三學社現擁有一批杰出的科學精英,如中科大的潘建偉、孫立廣、陸朝陽、劉屹等。舉辦展覽,不僅是弘揚九三精神,緬懷九三先賢,也是九三學社安徽省委開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科技創新、科技強國”的一次實踐。希望全省各級組織和廣大社員能夠籍此機會進一步掀起憶先賢、學社史、重履職的高潮,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我們一定會以他們為榜樣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和早日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這是參觀展覽的九三人共同的心聲。在肥省直屬組織和合肥、蕪湖、宿州三地九三社員冒雨組團前來觀展,在一幅幅畫作前駐足停留,認真欣賞。他們紛紛表示,回顧九三先賢波瀾的一生,重溫他們報國為民、踏實奉獻的高尚品質,近距離感受潘建偉、陸朝陽、孫立廣等九三骨干社員的科技成就,進一步地感到作為九三人的驕傲和自豪,進一步地增強了履職盡責的光榮感和使命感。(李國珍/文 李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