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滿懷崇敬和思念之情,在這里舉行座談會,紀念王選同志誕辰80周年,深切緬懷他為我國科技教育事業和多黨合作事業作出的杰出貢獻,追思和學習他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不懈奮斗的崇高精神。
1937年,王選同志出生于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少年時代就讀于上海南洋模范學校。開明的家庭教育和名師云集的學習環境,塑造了他善良正直、誠實寬厚的做人原則和好學篤行、勤于思考的學習作風。1954年,王選同志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56年分專業時,他看到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中把計算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又了解到未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將對國防和航天工業乃至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時,毅然決定攻讀當時“冷門”的計算數學專業。這一選擇,體現出了他的遠見卓識和深刻洞察力。1958年,留校不久的王選同志開始參與北大自行研制的中型計算機“紅旗機”的設計工作,在科研上初露鋒芒。然而,緊張的工作和嚴重的營養不良使他患上了重病。但他沒有因此消沉,而是邊養病邊工作,沉淀知識、積蓄力量。1967年,王選同志和同事們一起完成了ALGOL60高級語言編譯系統,這一成果也是國內最早得到真正推廣的計算機高級語言。
1975年春,王選同志開始著手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的研究。當時,他只是北大一名38歲的普通助教。為節省復印費,他拖著病體手抄了許多資料;為節省5分錢的公交車費,他常常提前一站下車。王選同志曾經提出,搞科學技術一定要“頂天立地”。“頂天”就是追求一流原始創新的科研成果,“立地”就是科研成果的大量推廣和應用。他在充分研究國際技術發展趨勢后,大膽提出跳過我國正在攻關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機,直接研制世界上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在一片質疑聲和異常艱苦的條件下,他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攻關,最終取得成功,開創了漢字印刷的嶄新時代,為祖國的科學技術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頂天”的目標完成以后,王選同志并沒有滿足,而是繼續思考“立地”的問題。他積極致力于產學研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成功道路。他們的產品占領了當時國內99%的報業和90%以上的書刊出版物,包括海外華文報刊80%以上的市場。王選同志的激光照排技術不僅成就了我國一個巨大的產業,同時也為我國真正的自主創新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晚年的王選同志更是一直在為自主創新鼓與呼,大力支持創新。他最強烈的愿望就是希望年輕一代“超越王選,走向世界”。他以自己的巨大努力和智慧,塑造了一座自主創新的豐碑。
王選同志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同時還是一位杰出的社會活動家。從1995年到2006年,王選同志先后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為推進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建設,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為全國政協京昆室主任,他對民族傳統藝術傾注了極大的心血,親自主持搶救昆曲藝術、弘揚京劇國粹工作,著力恢復了一些已失傳的昆曲曲譜、已凋零的昆曲劇種和已關門的昆曲院團。他還多次把這些院團或演員請到北京座談、參加文藝會演,產生了非常好的社會影響。他提出的《關于加大昆曲搶救和保護力度的幾點建議》,得到胡錦濤、溫家寶等同志的重要批示,對推進京昆劇的保護產生了積極作用。
王選同志還先后擔任過全國人大中國—菲律賓友好小組主席,外交部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等職務。他利用自己的特殊影響廣泛結交各國朋友,為促進世界和平、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科技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王選同志擔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后,十分關心九三學社的工作。作為科技界的一面旗幟,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巨大影響力和特有的親和力,在九三學社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據我所知,很多人就是看到九三學社有像王選同志這樣優秀的科學家,才申請加入的。他這種形象,他這種吸引力,他這種無形的榜樣力量的價值是難以估量的。一些九三學社地方組織特別希望能聽到他的報告,為此,王選同志總是盡量安排時間,滿足他們的愿望。他以自己的出色工作,極大地增強了九三學社的凝聚力,贏得了全社廣泛的尊敬和愛戴。
王選同志高度重視九三學社的履職工作和自身建設。他通過參加高層協商會、直通車、政協提案等多種方式,積極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和科技事業建言獻策。他先后撰寫《自主技術產品出口的若干思考》《試談科研成功的因素》《自主創新要有超過外國人的決心和信心》《給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等文章,提出許多好的意見建議,對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意義。他患病以后,九三學社不輕易安排他出席會議活動。但是,只要組織有需要,他仍會抱病參加。九三學社提出人才強社戰略后,王選同志馬上表示肯定,并且下了相當大的功夫,把當年獲獎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列出了一個名單交給我,作為發展對象,其中列在第一位的就是潘建偉教授。王選同志對我說,我可以斷定,他是一位頂尖的科學家。我們很快吸收潘建偉教授加入了九三學社。
王選同志非常關心九三學社的基層組織和普通社員。他多次參加九三學社北京大學委員會舉辦的新春聯誼活動,與大家一起包餃子、拉家常,并對基層委員會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2005年初,新一屆北大學委員會成立,很多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授選進了委員會,為了支持他們開展工作,重病的王選欣然題詞給予鼓勵,并與他們暢談自己參加民主黨派工作的感受,以及多黨合作的重要意義。九三學社有位同志的愛人得了和他一樣的病,他和陳堃銶老師不僅熱情地鼓勵患者與疾病作斗爭,還用自己的錢為患者從國外購買一種很貴的新藥,每個月要2萬多元。他們不僅記著什么時候藥快吃完了,什么時候該把藥送過去了,而且每次送藥都要附上一封信,勸慰患者和家屬不要在意費用,費用由他們承擔。他們與患者連面都沒有見過,只是因為患者是社員的家屬。他們真的是對他人、對同志充滿了關愛。
王選同志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是獻身科學、追求真理的一生,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懈奮斗的一生。他的非凡業績和杰出貢獻,深深銘記在我們的心中;他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為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特別是科技工作者樹立了人生楷模。
今天我們紀念王選同志,就要學習他胸懷祖國、情系人民的愛國情操。王選同志在青年時期就立志成為一名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聰明才智的科學工作者。他始終認為,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事業和前途同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碰到什么樣的挫折,他都始終秉持愛國奉獻、振興中華的強烈信念。即使在最后與疾病抗爭的5年多時間里,王選同志也從未忽略心中深深扎根的千秋家國之夢。2006年1月,王選同志在生命快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咬緊牙關拿起筆,寫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八字。這是他為《科技日報》成立二十周年的題詞,也是他的絕筆,向人們表達了對國家富強、民族興旺的殷切期盼。我們向王選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始終保持愛祖國愛人民的深切情懷,勇于擔當、不辱使命,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全部智慧和力量。
今天我們紀念王選同志,就要學習他獻身科學、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王選同志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關鍵就在于他對科學的熱愛和激情。王選同志說,“一個獻身于學術的人,就沒有權利再像普通人那樣生活,必然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一些樂趣,也會得到常人所不能享受到的不少樂趣。”在北京大學,他最早住的地方也是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是在一個非常破落的院子里,只有11平方米的一間小屋,他常常坐在一個小板凳上解題、思考,他最主要的科學成就是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完成的。王選同志一旦確立了研究目標,總是狂熱地、忘我地去追求。他曾經感慨地說,“從1975年到1993年這18年中,我一直有種‘逆潮流而上’的感覺,這個過程是九死一生的,哪怕松一口氣都不會有今天的成功。”他正是在這種“九死一生”的過程中,為我國的科學技術跨越式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我們向王選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先進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今天我們紀念王選同志,就要學習他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真誠合作的堅定信念。他衷心擁護和堅定實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為人民政協和多黨合作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我們向王選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自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把老一輩的優良傳統繼承下來并發揚光大。
今天我們紀念王選同志,就要學習他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崇高品德。王選同志在科研成果和榮譽前面,始終強調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他曾經說過,“名人和普通人不應該有什么區別,名人要保持普通人的心態,別人尊重你,無非是自己過去有點貢獻,僅此而已。”他多次強調,要做好科研,首先要做好人,而“關心別人與關心自己一樣的人就是好人”。王選同志以提攜后學為己任,為培養和造就年輕的學術骨干嘔心瀝血,千方百計地為優秀年輕人創造條件。王選同志認為,計算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年輕人具有明顯優勢,所以他在自己56歲那年決定退出科研一線,全力扶持優秀的年輕人才獨立開展工作。在他的培養下,一批敢于創新、勇于拼搏的青年科學家快速成長起來。我們向王選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做人做事,像他那樣謙遜平和、樸實無華、提攜后進,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良好條件,保證我們的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
王選同志在他2000年患病初期就寫下的遺愿中說,“我對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21世紀中國必將成為世界強國。我能夠在有生之年為此作了一點貢獻,已死而無憾了。”我相信,他應該走得心安,死而無憾了。因為他已經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以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印證了九三學社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和光榮歷史。
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正帶領人民走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王選同志孜孜以求并為之終身奮斗的偉大事業和美好理想正在一步步實現。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我們要把王選同志的精神化為實際行動,團結和帶領全體社員,銳意進取、扎實工作,以議政監督協商的新成果、服務社會的新貢獻、自身建設的新成績,迎接中共十九大和九三學社十一大的召開!這就是我們對王選同志的最好紀念。(此稿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在紀念王選同志誕辰8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題目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