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廣泛宣傳世界氣象日,3月26日,九三學社廣西區委聯合自治區氣象局、自治區科協、廣西大學共同舉辦2021年中國—東盟世界氣象日科普報告會。報告會在廣西大學舉行,采取線上、線下方式進行。
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海洋、我們的氣候和天氣”。科普報告會邀請了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亞洲開發銀行氣候變化首席專家呂學都,廣西大學海洋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氣象學博士雍陽陽等專家學者,圍繞海洋與天氣氣候關系、中國與東盟低碳發展、海洋氣候變化等領域開展科普宣傳和交流。
自治區氣象局一級巡視員、廣西氣象學會理事長姚才, 自治區科協二級巡視員黎寧,廣西大學副校長馬少健,九三學社廣西區委副主委、廣西大學機械與工程學院教授蔡敢為等領導出席報告會。有關專家學者、九三學社社員及東盟國家留學生代表等近千人線上線下聆聽了報告會。
東盟國家與我國陸海相連,都受季風氣候影響嚴重,對全球氣候變化最為敏感。特別是近年來,全球氣候持續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破壞程度越來越強。為了應對海洋災害帶來的影響,我國以及東盟各國迫切需要加強科普交流,增強公眾防御災害與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公民防災減災科學素質,最大程度地減輕損失,保障氣候環境生態安全。(陳浩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