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上海交通大學第20期同心沙龍暨九三學社上海交通大學委員會第二期學術沙龍成功在線上舉辦。本次沙龍由上海交通大學黨委統戰部和社交大委員會聯合舉辦,特邀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致遠學院 John Hopcroft 班項目主任郁昱作題為《隱私保護與數據安全》的主題講座。社市委副主委、社交大委員會主委劉成良,社市委組織部部長李國娟,校黨委統戰部副部長張杰,委員會副主委李元超等線上出席。委員會秘書長張鵬主持沙龍。
張杰代表校黨委統戰部致辭,他對校“同心沙龍”與社上海交大委員會成功舉辦本次學術沙龍表示祝賀。張杰表示,九三學社社員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參與校內外的抗疫工作,貢獻突出。他代表校黨委統戰部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對社上海交大委員會在上海抗疫的特殊時期舉辦學術講座表示感謝。
劉成良在發言中說,抗疫背景下舉辦學術沙龍,不僅增進了學術交流,也是對學校抗疫工作的支持,展示了抗疫必勝的信心。
講座中,郁昱分別從密碼學與數據安全、現代密碼學與后量子密碼、各類密碼認證方式和隱私保護計算等四方面介紹了當下備受關心的隱私保護與數據安全問題。
他列舉了近年來幾起數據泄露事件,包括美國“棱鏡”計劃、蘋果iCloud“艷照門”事件、Facebook數據泄露丑聞等,其中透露出人們對隱私和數據安全的強烈擔憂。隨后,郁昱從古代的虎符講起,介紹了古典對稱加密和現代非對稱加密的優勢與劣勢。在介紹密碼認證方式時,他還分別介紹了擁有物件的認證(員工卡、U盾)、基于知識的認證(密碼)和基于生物特征的認證(指紋、人臉、紅虹膜)的優缺點。在介紹隱私計算技術時,郁昱分別介紹了同態加密技術、安全多方計算技術、零知識證明和隱私保護集合求交等四大技術及其具體的應用場景。講座內容豐富翔實、技術形象生動、場景描述清晰,在隱私保護和密碼學領域多深耕細作的郁昱講來如數家珍,讓大家對生活中常見的這些隱私保護技術和數據安全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互動交流環節,社員們分享了自己對數據安全保護技術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困惑,不少在線聽眾通過留言提問,與郁昱共同探討電子選舉、生物鎖、數字貨幣等新型概念的技術支撐與安全性。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下,數據與日俱增,數據的安全關系著人的安全,。講座引發了大家對未來數據安全技術發展的思考,會議在云掌聲中圓滿結束。社員、入社積極分子,校各民主黨派代表、青年教師、學生等逾百人在線參加了本次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