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三學社上海市委科普講壇應邀赴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為該校科技節(jié)帶去了三場精彩的科普報告會。
11月16日下午,社市委科技專門委員會委員,中科院衛(wèi)星軟件評測中心主任、研究員常亮應邀做主題為《宇宙探索與航天技術應用》的科普報告。報告中,常亮從微小衛(wèi)星開始說起,帶領同學們了解航天活動在大范圍探測、實時天地通信、導航定位、科學實驗及探索宇宙奧秘等方面的重要意義。隨后,他簡要列舉了航天活動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關系,并回顧了中華航天之路榮光背后的艱辛。最后,他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來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社員、上海師范大學教授沈百飛以《氫彈到核聚變》為題,為18日下午專場報告會的初二年級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沈百飛從氫彈的發(fā)展歷史開始講起,用簡潔的語言帶領同學們回顧了“氫彈之父”于敏院士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辦法、氫彈的構造以及氫彈的危害等。在提問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踴躍舉手提問,提出了許多高質(zhì)量的問題,沈百飛的精彩回答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講座后,同學們簇擁在沈百飛周圍,爭先恐后請教科學問題并請他簽名留念。
社市委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材料研究所事業(yè)部主任張培志于25日下午帶領高一年級的同學們《走進神奇的材料世界》。張培志首先從材料的分類開始講起,隨后帶著同學們一一近距離認識金屬材料、混凝土材料、玻璃、塑料等,并重點介紹了陶瓷材料、碳材料等的神奇特性。他舉起帶來的陶瓷球,放出豪言:“同學們誰能現(xiàn)場打碎這個陶瓷球,無論采取任何手段,有重獎!”這句話瞬間點燃了現(xiàn)場情緒,同學們紛紛上前嘗試,但最后都以失敗告終。張培志微笑著看向同學們, 一一講解其中的科學道理,令同學們恍然大悟。
社內(nèi)專家們的系列報告在浦東外國語學校同學們的心里埋下了愛國與科學的種子,期待它能茁壯成長、開花結果。(九三學社上海市委社會服務部 汪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