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奧密克戎”突然來襲,眾人的生活節奏一下被打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夜之間,南通市疫情防控形勢變得異常嚴峻復雜,電力能源支社社員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勇赴一線,義無反顧充當起抗疫排頭兵。
基礎建設,“設計”刻不容緩
于雯:南通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在接到近萬平米的開發區健康驛站項目設計工作那一刻起,于雯就深知責任重大,疫情不等人,必須抓緊分分秒秒,項目能早一天開工建設,就能早一天收治病人,疫情防控就是搶在一個“早”字上。在熬過了多少個通宵、放棄一切休息時間的努力下,于雯終于在4月8日完成了設計工作,圖紙順利交付。
核酸檢測,“兩碼”萬無一失
肖云:南通佳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貢獻防控力量,書寫“巾幗”擔當。4月10日,室外氣溫28℃,這已是肖云堅守在蘇錫通產業園張芝山鎮企業核酸檢測點的第六天,還沒到中午,穿著防護服的她已經渾身濕透。一個點位,一個責任,肖云每天要為大約3000名居民進行疏導和維持現場秩序,查驗兩碼、測體溫、提示主動出具采樣碼,是每天重復3000次的日常。肖云心里只有一個愿望,愿我們的城市能早日恢復如昔。
特殊群體,“幫扶”排憂解難
周偉:崇啟大橋管理處啟東收費站
“人在哪里,陣地就在哪里。”這是周偉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突如其來的小區封閉管理,周偉被封在家里。“人在小區,小區就是我的陣地。”周偉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他主動找到居委會,申請加入志愿者隊伍,接受社區入口查驗任務,新橋社區是個老小區,其中有不少居民是年齡較大的老年人,因此對相關政策和要求不是太了解。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他總是耐心為每位老人細致地講解相關政策和要求。同時對一些有特殊需求或行動不便的老人,積極主動地幫忙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幫忙解決問題。由于長時間的大聲講話,使得本就有咽喉炎的他嗓子沙啞,但他仍堅持邊吃潤喉片邊為老人們排憂解難。
藥店管控,“監督”筑牢防線
沈劍:開發區市場監管局
疫情來勢洶洶,藥店是第一“哨點”。沈劍親自帶領市場監督局同事下沉一線,對轄區各個藥店進行宣講和指導。提出四強化要求:強化工作指導,夯實防控工作堅實基礎;強化人員管理,構筑聯防聯控堅實屏障;強化監督檢測,落實從嚴從細管控要求;強化數據互通,建強末端預警“第一哨卡”。并加大對退熱止咳等“四類藥品”抽查檢查力度,為疫情防控工作保駕護航。
基層一線,“堅守”任勞任怨
成煉:開發區竹行街道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疫情期間,成煉是“自由人”,哪里需要人手,哪里就有成煉的身影。他第一時間下沉社區,連夜搶進度,清消殺、搭帳篷、備物資;清晨,他又化身“大白”駐現場,保秩序;街道貨車管理缺人手,成煉又迅速出現在了交通干道,設卡點、堵漏洞、防輸入;在整個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入靜態管理期間。成煉又出現在了主要出入口。對違規穿插的行人、電動車進行巡查勸告,對來往車輛進行核查、查驗。成煉夜以繼日任勞任怨,用實際行動保證群眾日常生活的正常運轉。
生產一線,“數據”精準無誤
郭強:南通振華重裝
城市安靜下來,生產不能停下。振華重裝是重點企業,生產要保證不能停止,疫情期間全廠封閉管理。郭強憑借過硬的基本功,對“數據”的敏感度,保證了全廠4千人的數據采集。“敲門行動”一戶不落、核酸檢測四小時四千人高效完成、連續9輪數據無一差錯。郭強深知做數據錄入必須細心,不能有半點馬虎,需要很強的責任心才能快速準確完成任務。疫情或許會延長冬天的寒冷,卻阻擋不住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