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九三學社中央辦公廳人事處副主任科員,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掛職旺蒼縣嘉川鎮寨梁村第一書記。兩年如一日,他扎根寨梁,用親身實踐見證了寨梁村的巨大變化,與寨梁老鄉結下深厚的情誼。
兩年練就一口地道“寨梁話”
從城市到農村,無異于在一張白紙上重繪人生的詩篇。一到寨梁,為開展好九廣合作和幫扶工作,他就找到村上干部帶他深入田間地頭,遇到不熟悉的情況,就及時向縣委統戰部和當地黨委政府同事、寨梁村村組干部請教,對寨梁村324戶群眾挨個走了個遍,每個貧困戶家中的情況都如數家珍,也在這兩年的時間里,練就一口標準的“寨梁話”。
為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他堅持了解情況不用電話,掌握實情就到群眾家里,這樣一來二去就對寨梁的“家長里短”摸了個透。村民有事半夜打電話給他,他也能趕到家中了解情況,能幫就幫上一把,也正是這樣,把鄰里之間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依靠組織向寨梁村輸入“造血干細胞”
是九三學社中央下派到寨梁村的干部,就要依靠九三學社中央的力量助力寨梁村的發展。在掌握了寨梁村產業發展結構的基礎上,他與旺蒼縣委統戰部一道,積極爭取專項資金15萬元,用于發展水產養殖等村集體經濟產業。目前,該項產業產值已達80余萬元。
為了給鄉親們找到更多的“來錢路子”,在淘寶上自費購買價值1000余元包裝箱幫助貧困戶進行農產品初加工。為農產品穿上衣裳后,低成本包裝撬動了農產品首次對外銷售5.1萬元。
他帶領群眾整修塘堰21畝,協調東西部扶貧資金5萬元在村上搞起了蓮藕種植,多渠道帶動村集體增收。利用光伏大棚空閑土地開展竹蓀種植1畝,邀請年輕在外人員回村開展蟾蜍養殖……
交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在疫情最嚴重期間,他自費購買1000余元防疫物資無償捐贈給村里;協調中華兒慈會等單位無償捐助口罩5400個,為村兩委換屆疫情防控提供安全保障;
協調幫扶基金4.4萬元,救助困難家庭34戶、困難學生14名;幫助2名困難學生成功申請雨露計劃;協調九三學社社員捐資10萬元救助全縣100名困難家庭學生,其中涉及寨梁村7名;
協調對接九三學社江西省委向尚武鎮衛生院捐贈價值20余萬元醫療檢驗設備,協調廣元口腔醫院赴寨梁村開展義診;自費為320多戶群眾購買夏季涼茶藥包;
聯絡九三學社南充市委、南充大豆研究所、南充紅薯研究所專家赴寨梁村開展科技助農合作,為農戶提供優質紅薯種苗17種、優質大豆種苗4種,幫助7戶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元……
經過兩年的發展,現在的寨梁環境整潔、鄉風文明,光伏發電走在全縣前列,羊肚菌遠銷全國,村集體經濟初具規模,脆紅李花開遍野……
“我雖然就要離開寨梁了,但我還會盡我所能,在深化九廣合作過程中為鄉親們多做實事好事”。兩年的時間不長,但他卻向寨梁村父老鄉親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向組織交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向新時代脫貧攻堅大考交上了自已用真情和汗水書寫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