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民主黨派開展社會服務工作的一項社會職能,九三學社遵義市委積極發揮科技優勢,助推產業發展,服務鄉村振興。
一是緊緊圍繞“四新”主攻“四化”,開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課題調研。先后赴赤水、正安、播州、匯川等地開展了金釵石斛、花椒、農產品加工、鄉村民宿、農技培訓、水果產業等發展調研,完成《鄉村振興背景下遵義特色旅游食品開發現狀與對策研究》《遵義市水果產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關于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的調研》《我市鄉村振興的路徑、方法探析》等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0余篇。
二是組織專家赴所幫扶的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仁懷市后山鄉隴崗村開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幫扶對接工作,依托該村產業基礎、旅游資源、地理條件等優勢,協助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民族文化發展和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結合每家每戶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養牛、養魚、養雞等產業,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三是各基層組織發揮科技優勢,助推產業發展。
九三學社遵義職業技術學院支社組織社員赴紅花崗區海龍鎮貢米村開展西瓜種植技術培訓20余人次,赴巷口鎮中山村開展草莓生態種植技術培訓40余人次,還先后赴匯川區沙灣鎮米糧村、鳳岡縣何壩鎮船頭村開展果蔬種植、茶葉生態種植等技術培訓,指導紅花崗區巷口鎮巷口村種植大戶何成義大棚金香蜜瓜種植、林下紅托竹蓀種植,指導巷口鎮中山村遵義幸福合心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辣椒種植、沙坪村韓氏田祝明超獼猴桃種植;指導海龍鎮貢米村熊永忠生姜種植等等,這些培訓和技術指導得到了農戶及有關農業企業的高度認可。
九三學社遵義師院支社主委隋常玲博士,組織社員中的科研和技術服務團隊,為助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先后赴紅花崗區深溪鎮指導果園果樹科學施肥和草莓基地草莓種植技術,赴播州區辣椒種植基地指導辣椒科學施肥、病害防控技術和健康栽培技術示范區選擇,赴桐梓縣楚米鎮高山村指導何首烏種植技術,赴綏陽縣蒲場鎮紫金草種植基地開展技術指導。為助力“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生物有機肥產業發展,先后赴海龍鎮九宮格智慧養豬糞污處理技術指導,赴遵義世松肥業、播州區馬蹄鎮馬星肥料廠等指導肥料生產技術。
農林支社副主委、遵義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劉遠倫帶領團隊以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與新蒲新區沙灘村合作開展了東北小木耳產業示范項目,爭取相關部門的產業幫扶資金,建設了一個菌棒生產車間、購置了菌包消毒、攪拌、裝袋等設備設施;團隊人員自籌資金與合作社一起生產3萬棒小木耳的示范。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提升農業產業科技化、品牌化、標準化發展,將東北小木耳發展為當地的主導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