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藥為例,目前全球在研新藥20000個,美國占50%,歐洲占40%,中國只占3%?!薄吧虾5纳镝t藥對標國際,規模能級不高、研發創新能力不強;對比國內,經濟總量、上市公司有所落后?!薄吧虾碛锌蒲性盒!嶒炇?、功能性平臺、醫療資源等豐富的創新資源,但為何沒有體現出整體創新策源能力?”
1月25日下午,在上海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這些痛點問題被一一拋出,發問人正是代表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做市政協大會發言的朱云,她既是社浦東區委副主委,也是上海浦東新區科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對這些問題,社市委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生物醫藥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新冠疫苗的研發,中國跑出了世界速度,但我國生物醫藥與先進國家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以創新藥為例,目前全球在研新藥20000個,美國占50%,歐洲占40%,中國只占3%。上海的生物醫藥對標國際,規模能級不高、研發創新能力不強;對比國內,經濟總量、上市公司有所落后。
上海迫切需要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加快生物醫藥創新前瞻布局。
為此建議:
一、創機制,搭平臺,建立開放式“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上海擁有科研院校、實驗室、功能性平臺、醫療資源等豐富的創新資源,但為何沒有體現出整體創新策源能力?
我們認為,機制須創新,資源須整合。建議在江蘇產研院、深圳鵬城實驗室、杭州國際科創中心等模式基礎上,建立全新的“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該研究院,瞄準全球生物醫藥前沿,銜接政府與社會資源,打通科研與產業鏈接,以“四新”為特點,新功能(跨學科研究)、新方向(顛覆性技術)、新架構(全球化開放)、新機制(事業體制+企業運作)。面向全球發布研發計劃,招攬頂尖團隊成立項目法人化實體,與實驗室、CRO平臺、大藥廠、風險投資機構等組建產業聯盟,加速成果轉化。打破“五唯”考核和工資薪酬天花板,允許技術人員兼職和投資入股,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活力。
二、定方向,求突破,做強生物醫藥創新引擎
上海要抓住未來5-15年全球生物醫藥前沿,適時啟動新一輪中長期生物醫藥科技創新規劃編制,結合國家戰略和上海在創新藥、腦科學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競爭優勢,明確上海生物醫藥創新主攻方向和產業發展重點領域,對新冠疫苗、免疫療法、干細胞研究和應用、基因編輯和療法、高端制劑和藥物輔料、AI醫療應用、生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進行重點布局,分階段加以推進,把握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先機。
三、打品牌,育龍頭,強化高端產業引領,服務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
全力打響“藥谷”品牌,積極牽頭和參與實施生物醫藥領域國際大科學計劃,爭取JP摩根健康產業投資大會等世界級大會在滬舉辦,使上海成為全球生物醫藥創新產業集聚地;面向全球定期發布生物醫藥創新產品和創新企業榜單,設立上海生物醫藥創新大獎和創新指數,使上海成為全球生物醫藥技術風向標;利用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長三角分中心落地契機,培育本地企業聯影、微創等成長為國際高端醫療器械龍頭,上海醫藥、復星醫藥等成長為國際制藥龍頭,科濟生物、恒潤達生等成長為國際細胞治療龍頭,使上海占據國際制高點,以“五型經濟”為指引,推進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一體化,支撐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宣傳部 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