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密碼:

王 選*


王選(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出生于上海。計算機學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學社。九三學社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王選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王守其,上海南洋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在一家國際貿易公司做會計師,是一個正直、嚴謹的知識分子;母親周邈清出身于書香門第,也是一個喜愛讀書、追求進步的知識女性。父母的文化修養和殷實的家庭環境,使王選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4歲進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小學附屬幼稚園,5歲入一年級,直到1954年高三畢業,一直在當時的上海南洋模范學校上學。

1954年秋,王選考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前兩年以學習基礎課為主,師從江澤涵、程民德、丁石孫等一批著名學者,打下了扎實的數學基礎。1956年分專業,大多數成績好的同學選擇了數學專業,王選卻有不同想法,他對當時還是新興學科的計算數學專業情有獨鐘。他看到1956年1月制定的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中,未來重點發展學科就包括計算技術;又從報刊上了解到計算機在未來將對人類產生巨大神奇的作用。他認為,一個人必須把自己的事業和前途同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奉獻于社會,因此王選下決心選擇了計算數學專業。

1958年王選大學畢業,留校在無線電系當助教,主持電子管計算機邏輯設計和整機調試工作,也參與過部分電路設計,一直在硬件第一線摸爬滾打,每天工作都在14個小時以上。通過閱讀國外文獻,他逐步領悟到只有同時掌握硬件設計和程序與應用,才能產生創新。于是,在1961年,王選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從硬件轉向軟件,但不放棄硬件,從事軟硬件相結合的研究,以探討軟件對未來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影響。

為了這一目的,1964年,王選承擔了當時正在進行硬件設計的DJS21機的ALGOL60編譯系統,同時探討適合高級語言的計算機體系結構。由于王選有硬件實踐經驗,所以很容易想出硬件上的方法來克服程序運行中的瓶頸。經過幾年努力,該系統研制成功,在幾十個用戶中推廣,成為國內較早的高級語言編譯系統,被列入計算機工業發展史大事記中。這種軟硬件兩方面的知識和實踐成為王選后來能夠承擔激光照排系統研制的決定性因素。

20世紀60年代初,王選在研究過程中養成了每做一個項目先要了解國外現狀的習慣。為了加快英文閱讀速度,1963年他開始鍛煉英語聽力,連續兩年多每天半小時的收聽使他的反應速度明顯加快。當時這樣做的理科教師很少,所以“收聽敵臺廣播”后來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了王選的一條“罪行”,但這對他了解外國的先進技術起了很好作用,并使他打下了扎實的英語基礎。

1975年,王選聽說國家有一個“748工程”,即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其中“精密照排系統”這一項目的價值和難度吸引了王選。王選當時正病休在家,他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研制工作中。為了解國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向,王選常擠公共汽車到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查閱外文資料。為節約5分錢,他總是提前一站下車走去,并常常靠手抄節省復印費。

當時國內已有5家實力雄厚的單位在從事漢字照排系統研制,但選擇的都是模擬存儲方式。1976年夏,王選在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后,毅然決定采取數字存儲方式,跳過當時日本流行的光學機械式二代照排機、歐美流行的陰極射線管式三代照排機,直接研制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他巧妙地利用數學知識和軟、硬件的實踐經驗,針對漢字字數多、印刷用漢字字體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帶來的技術困難,發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壓縮技術(壓縮倍數達到500∶1)和高速復原方法,率先設計了提高字形復原速度的專用芯片,使漢字字形復原速度達到700字/秒的領先水平,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參數)描述筆畫寬度、拐角形狀等特征,以保證字形變小后的筆畫勻稱和寬度一致。西方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開始采用“輪廓加參數”的描述方式(即稱為提示信息或控制信息的HINT技術),而王選早8年提出并實現了這一方法,成為世界上使用這一方法的第一人,這一發明成為華光和方正激光照排系統的基石,獲得了歐洲專利和8項中國專利。王選成為我國獲歐洲專利的第一人。

1976年9月,電子工業部在了解了王選的方案后給予大力支持,把“748工程”中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的研制任務正式下達給北京大學,并成立了北京大學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研究室,由王選負責整個系統的總體設計和研制工作。

1979年7月27日,經與協作單位共同努力,王選主持研制成功漢字精密系統的主體工程,從激光照排機上輸出一張八開報紙底片。國務院副總理方毅來北大參觀后,給予很高評價。1979年8月11日,《光明日報》在頭版頭條用通欄大標題做了《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獲重大突破——我國自行設計的計算機激光漢字編輯排版系統主體工程研制成功》的報道,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

1980年2月22日,時任國務院進出口管委會副主任的江澤民給國務院幾位副總理寫了一封4頁的親筆信,反對引進不適合國情的外國產品,堅決支持北大等單位的研制工作。

1980年9月15日,王選為首的課題組用激光照排系統成功地排出了一本《伍豪之劍》的樣書,這是中國在告別鉛字的歷程中排出的第一本書。方毅看到后批示:“這是可喜的成就,印刷術從火與鉛的時代過渡到計算機與激光的時代,建議予以支持。”鄧小平于1980年10月25日做了“應加支持”的批示。這一年,王選晉升副教授。

1981年7月,王選主持研制的我國第一臺計算機激光漢字照排系統原理性樣機(華光Ⅰ型)通過國家計算機工業總局和教育部聯合舉行的部級鑒定,鑒定結論是“與國外照排機相比,在漢字信息壓縮技術方面領先,激光輸出精度和軟件的某些功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83年,北京大學在原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王選任副所長。1985年初,華光Ⅱ型機研制成功,在新華社投入試運行。1985年5月通過國家級鑒定,王選獲北京市勞動模范和有重大貢獻的先進個人光榮稱號。1984年他晉升為教授。

此后,華光Ⅲ型機、Ⅳ型機、方正91型機相繼推出。1987年,《經濟日報》成為我國第一家勇試華光Ⅲ型機的報紙,第二年,經濟日報社印刷廠賣掉了全部鉛字,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徹底廢除中文鉛字的印刷廠。1989年,華光Ⅳ型機開始在國內新聞出版、印刷業推廣普及,這年年底,所有來華研制和銷售照排系統的外國公司全部退出中國內地市場。到1993年,國內99%的報社和95%以上的書刊印刷廠采用了國產系統,我國報業和印刷業掀起了一場“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技術革命。

1991—1994年,王選帶領北大科研集體不斷抓住機遇,用創新技術引領市場,又引發了報業和印刷業三次技術革新;告別報紙傳真機,直接推廣以頁面描述語言為基礎的遠程傳版新技術(1991年開始),致使我國報紙的質量和發行量大大提高;告別傳統的電子分色機階段,直接研制開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統(1992年開始),引起一場彩色出版技術革新;告別紙和筆,采用采編流程管理的電腦一體化解決方案(1994年開始)。

1991年,王選任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1991年和1994年,分別以計算機所為依托建立文字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子出版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均由王選任主任。1992到1994年,王選先后當選為三院院士,1992年當選為第八屆政協委員。

從1975年到1993年這18年中,王選幾乎放棄了所有節假日,每天上、下午和晚上三段工作,身心極為緊張勞累。他說,獻身科學的人沒有權利像普通人那樣生活,這樣會失掉常人所擁有的樂趣,但也會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樂趣。這個樂趣就是工作過程本身。

1993年,56歲的王選意識到,計算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年輕人具有明顯優勢,人過中年、步入老年后往往會跟不上形勢,容易發生技術決策或市場策略方面的重大失誤,導致嚴重損失。因此,他決定退出科研一線,全力扶持年輕人創造更多新思想和新成果。

1995年7月,北大計算機研究所與北大方正共同成立方正技術研究院,王選任院長,建立起從中遠期研究、開發、生產、系統測試、銷售、培訓和售后服務的一條龍體制,樹立了“頂天立地”的高新技術企業:“頂天”就是不斷追求技術上的新突破,“立地”就是商品化和大量推廣、服務,頂天和立地緊密結合,相輔相成。實踐證明,這是一條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之路。這一年,王選任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5年12月,方正在香港以紅籌股的形式成功上市,中國報業的技術水平已躍居世界先進行列。王選決定研制日文出版系統,進軍日本市場,依靠自主創新技術走向國際。1997年5月,方正集團與日本第二大雜志社——日本株式會社利庫路特(Recruit)公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購買方正日文出版系統簽約儀式,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較大規模地出口和銷售擁有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的高科技應用軟件。其后,方正日文出版系統相繼進入日本報紙、廣告和雜志業,韓文市場也啟動。

1995年9月,李嵐清副總理視察中央電視臺,指示中央臺與北大方正合作,研制中國自己的計算機動畫制作系統,王選敏銳地意識到,視頻領域數字化將是我國廣電業未來幾年的重大變革,這將產生巨大的市場,因為中國有眾多的廣播電視用戶,而它們的經濟實力要比報社、出版社雄厚得多。北大方正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在國內率先進入數字視頻領域,搶占市場,它足以成為方正的第二大支柱。于是王選做出決定:以研制計算機動畫制作系統為契機,開發數字視頻領域,進軍廣電業。

1995年,王選當選為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協副主席,1998年當選為九屆全國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人大中國—菲律賓友好小組主席,以及外交部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委員,1999年當選為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2000年當選為中國發明協會副理事長,2003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王選為中國現代印刷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1975年開始,他作為技術總負責人,領導我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后來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制工作,這一系統處于國內外領先地位,使我國沿用了上百年的鉛字印刷得到了徹底改造,占領了國內報業99%和書刊(黑白)出版業90%的市場,以及80%的海外華文報業市場,并打入日本和韓國,累計利潤15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極大地促進了印刷行業生產力的提高。研究成果兩度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及中國十大科技成就。王選教授被譽為“當代畢昇”。

王選是促進科學技術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先驅者。從1981年開始,他便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工作,使中文激光照排系統從1985年起成為商品,在市場上大量推廣。1988年后,他作為北大方正集團的主要開創者和技術決策人,提出“頂天立地”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模式,積極倡導技術與市場的結合,闖出了一條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道路。

王選是北大學者群體的杰出代表。他胸懷科技報國的雄才大略,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倡導團隊精神,并以提攜后學為己任,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年輕的學術骨干,生動體現了一位新時代教師的價值觀。他不愧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典范。

由于貢獻杰出,王選1986年獲第14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1987和199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首屆畢昇獎;1990年獲陳嘉庚獎;1991年獲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特等獎;199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1996年獲王丹萍科學獎;1997年獲臺灣潘文淵文教基金獎;1999年獲香港蔣氏科技成就獎。1993年、1995年及1999年、2000年還分別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及首都楷模、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光榮稱號,并多次被評為北京市勞模。

2001年王選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9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06年王選去世后,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統戰部和教育部聯合決定,在廣大知識分子和統一戰線各界人士中開展向王選同志學習活動。希望廣大知識分子和統一戰線各界人士學習他對國家、對人民忠心耿耿,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的愛國情操;學習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真誠合作的思想風范;學習他獻身科學、努力拼搏、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自主創新精神;學習他以提攜后學為己任,甘為人梯、淡泊名利、樂于奉獻的崇高品德。

主要論著

1王選,介紹一種新型的適應軟件的計算機,電子計算機動態,1978,11。

2王選,微程序漢字點陣生成器及其模擬和故障診斷,計算機學報,1981,3。

3Wang Xuan,System Design of a Computerized Editing and Laser Typesetting System for Chinese Characters,Computer Processing of Chinese & Oriental Languages,1983,1(1).

4王選,高分辨率漢字字形在計算機中的壓縮表示及字形點陣的復原設備,1983年中文信息 處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83,10。

5王選,用雙極型位片微型機產生中文書報版面,計算機學報,1984,11。

6王選,高分辨率漢字字形的放大和縮小技術,計算機學報,1984,11。

7Wang Xuan,A High Resolution Chinese Character Generator,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6,1(2).

8Wang Xuan,Key Problems in Developing an Advanced Chinese Text Processing and Typesetting System (Keynote Speech),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xt Processing Systems,Boston,USA,1987.

9王選,電子出版系統的頁面描述語言及解釋器,中國印刷,1990,28。

10王選,中文電子出版系統的發展,中文與東方語言計算機處理國際會議(主題發言),1990 ,4。

11Wang Xuan,Typography in China (Invited Speec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ralized Text Processing,Boston,USA,1991.

12王選,軟件設計方法,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13王選,王選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14王選,王選談信息產業,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5王選,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y Research Work on HighTech Industry,中 德雙邊科技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德國,柏林,1999,3。

16王選,出版技術的發展與展望,中國科學技術前沿(中國工程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7王選,市場、管理與技術創新,全國技術創新工作會議論文集,1999,8。

18王選,推動報業和印刷業的4次關鍵技術,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發展報告,科學出版社, 2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织金县| 韶山市| 五大连池市| 昌图县| 崇阳县| 泽普县| 台东市| 双城市| 彭山县| 承德县| 南和县| 阿拉尔市| 互助| 孟州市| 荥经县| 裕民县| 策勒县| 新竹县| 莆田市| 罗江县| 麻栗坡县| 淮滨县| 永定县| 泗水县| 巴中市| 汝阳县| 玛纳斯县| 奈曼旗| 循化| 荣成市| 杭锦旗| 九龙县| 鄄城县| 南乐县| 巴林右旗| 安义县| 天长市| 高平市| 黄浦区| 定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