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密碼:

玉米入閩“闖關記”


阮宏椿在“試驗田”里查看玉米長勢

核心提示

就像一名“面試官”,在三明市三元區洋溪鎮的“試驗田”里,阮宏椿讓進入福建的玉米接受各種病害的攻擊。在這里,各個品種的玉米需要闖關奪隘。有不少品種脫穎而出,也有不少“闖關失敗”,倒在病原菌魔刀之下,被拒絕進入福建。

阮宏椿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一名副研究員,也是福建省農作物品種抗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明基地負責人。“‘試驗田’里的玉米,要與大斑病、小斑病、銹病、紋枯病等各種病菌作斗爭,進行品種抗性鑒定。”阮宏椿說。

自2004年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批復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成立“福建省農作物品種抗性鑒定中心”后,該中心接連完成上萬份玉米、水稻、大豆、甘薯等作物品種抗性鑒定工作。今年初,福建省農科院植保所被正式列入全國東南片區玉米抗病性鑒定試驗點,抱回了一塊“國字招牌”。

引入福建的玉米品種有專業團隊的把關,吃了定心丸的種植戶熱情更高了。據了解,目前福建玉米播種面積近70萬畝,全省現有鮮食玉米種業企業20余家,每年為全國市場提供300多萬公斤鮮食玉米良種。

“試驗田”里的挑戰

連日高溫無雨,但近日當記者抵達三明市三元區洋溪鎮時,那一塊20多畝的“試驗田”上方,烏云密布,緊接著下起了雨。

阮宏椿高興地摩挲著雙手,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好不容易找到的‘試驗田’,常年雨水充沛。”

洋溪鎮位于三元區與沙縣區的中間節點位置,毗鄰沙溪河,青山環抱、溪流密布、氣候宜人,最高峰鑼拔頂海拔1537米,大氣環境質量達國家Ⅰ類標準,水流域達Ⅲ類水質。

撐著傘,記者步行至“試驗田”。這塊田被分成了大小相同的40余塊,并且每一塊都插上了數字標號。記者鉆進密密匝匝的玉米地里察看,比人還高的玉米,有的已經開始結穗。

“瞧,這就是大斑病。”阮宏椿指著其中一棵玉米說。記者觀察到,病斑已經沿葉脈擴展,條紋呈褐色,葉片上有很多小斑點,顏色呈銹黃色。

大斑病,是閩北地區的玉米地最常碰到的病害。遇到溫度較低、氣候冷涼加上連雨天氣就更糟心了——這是大斑病最適宜的一種氣候,也是閩北地區常見的氣候。

無獨有偶。7—8月是玉米南方銹病在我省的主要侵染期,特別是臺風季,有利于銹病菌夏孢子的擴散流行,加之高濕條件持續,南方銹病在三明等地也成為主要流行病害。

“我省玉米播種面積在全國處于較靠后的位置,但在玉米病害這方面,卻沒少受折磨。”阮宏椿分析說,特別是近年來,鮮食玉米由于具有甜、糯、嫩、香等特點,逐漸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新寵”,鮮嫩的鮮食玉米更是容易飽受病害摧殘。

而“試驗田”里的玉米面臨的環境,比普通農田里的更為苛刻。2021年起,福建省農作物品種抗性鑒定中心在這塊“試驗田”里,裝上了病蟲智能監測、信息采集及綠色防控系統,建立自動噴淋防蟲育秧(苗)網室,安裝智能化田間抗性誘發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及沉淀凈水池等,為病害創造了更為舒適的環境。

“多數時候,我們選擇大斑病菌、小斑病菌、紋枯病菌、銹病菌、莖腐病等5種病原菌,通過人為提高濕度等方式,給它們的入侵創造了有利條件。”阮宏椿說,比如,為了模擬雨季的降雨量,玉米每天要被噴淋3次,一次不低于1個小時。

去年春天,這塊“試驗田”就接待了來自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提供的東南春玉米組、南方(東南)鮮食甜玉米組和南方(東南)鮮食糯玉米1組的46份玉米品種及生產對照品種。

壟寬1米,每壟種植2行,行長8米,行距0.7米,普通玉米株距0.24米,鮮食玉米株距0.27米……阮宏椿團隊為這些玉米制定了“標間”,還劃分了“社區”,包括小斑病抗性鑒定圃、紋枯病抗性鑒定圃、玉米莖腐病抗性鑒定圃等。

熬過各種病原菌的直接攻擊,玉米就能脫穎而出,走向全省的農田。

“以2022年春季為例,超過半數的玉米在這塊‘試驗田’中因為表現為感鐮孢莖腐病或感腐霉莖腐病等而被評為‘不合格’,也有如‘川單99’‘谷神玉6號’‘閩玉108’等近三成品種因‘表現優異’而被福建‘錄取’。”阮宏椿說。

走向全省的“優等生”

從福建省農作物品種抗性鑒定中心走出的“優等生”不在少數。

走進三明市大田縣桃源鎮甜玉米標準化種植基地,剛長出來的甜玉米被綠葉包裹著,葉子隨風舞動。4000畝的玉米地里,種植的都是“閩甜6855”甜玉米。

甜玉米帶來了甜日子!記者了解到,桃源鎮13個行政村的村民,幾乎都參與種植甜玉米。合作社對村民種植和采收進行統一指導,玉米地每次采收的產量在3000~3500斤,一畝產值在3500元到5000元。

早在2015年,“閩甜6855”甜玉米就被福建省農作物品種抗性鑒定中心評為“優等生”。“田間調查發現,該品種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銹病、中抗紋枯病、抗莖腐病、抗粗縮病。”阮宏椿說。

從福建省農作物品種抗性鑒定中心走出的“優等生”擁有較強的“抵抗力”,流轉至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選育時,則需要了解品種的豐產性。

2020年,項目組分別在福建省夏播區和海南省冬種區建立“閩甜6855”千畝示范片,經專家測產驗收,畝產分別為1552.4公斤和1418.6公斤,其中海南省比對照增產19.6%。

“‘閩甜6855’在全國推廣面積達50萬畝,社會經濟效益增加了約4億元。其中,2019年在福建推廣面積占全省甜玉米種植面積的33.13%,為當年我省甜玉米推廣面積最大的品種。”福建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旱作物研究室主任廖長見說。

當玉米鑒定有了標準,流入市場的玉米種子也更受農戶的喜歡。“閩雙色6號”就是其中一個。作為水果型超甜玉米,該品種為東南、西南兩個類型區的國家審定雙色甜玉米品種,也是東南區雙色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年種植面積近10萬畝。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福建省自身的氣候條件和作物栽培方式,阮宏椿團隊還建立了12套福建省主要農作物品種抗性鑒定和評價技術體系,將福建省作物品種抗性研究和鑒定評價工作與國際規范接軌。

“每年,經過團隊把關的玉米品種超100種。在福建省農科院科研接力之下,得以保存玉米大斑病菌、小斑病菌、紋枯病菌等作物病原菌5000余株。”阮宏椿說,獲得東南片區國家玉米抗性鑒定試驗點資質,意味著能夠在更大范圍內為福建乃至全國尋找更優質的玉米品種。(來源:《福建日報》2023年9月25日第四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马边| 鹤峰县| 镇原县| 卢龙县| 新兴县| 云林县| 于田县| 涞源县| 廉江市| 苗栗市| 洞头县| 昂仁县| 手游| 政和县| 贞丰县| 乳山市| 和平县| 罗田县| 渝北区| 茂名市| 昌黎县| 桂东县| 太保市| 新建县| 鲁山县| 桃江县| 合川市| 沿河| 河东区| 安平县| 武定县| 松江区| 中牟县| 商南县| 广水市| 房山区| 岳普湖县| 淮北市| 普格县|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