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后,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受中共中央邀請,紛紛奔赴解放區,同中國共產黨一道籌備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最終形成。至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民主自治制度,共同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制度要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要求,是一條推動和實現我國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健康發展的政治發展道路。我們今天紀念“五一口號”,就是要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改革開放3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的唯一正確的發展道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推進我國多黨合作事業健康穩步發展,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始終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堅持多黨合作的重要政治準則。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長期合作中,不斷鞏固團結合作的政治基礎,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政治準則,即: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保持寬松穩定、團結和諧的政治環境。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這些重要的政治準則,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團結合作、風雨同舟的經驗總結,也是維護“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政治格局的政治基礎。只有始終遵循這些重要政治準則,才能永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強大生命力,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提供重要的政治規范。
努力加強執政黨和參政黨自身建設,實現政黨關系長期和諧。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是提高其整體素質、保持參政黨生機和活力的根本所在,是民主黨派更好地履行參政黨職能的客觀需要,也是促進我國多黨合作事業長期繁榮發展必然要求。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尤其隨著民主黨派各級領導班子成員結構、基層組織狀況的新變化,自身建設面臨著許多新課題,迫切要求各民主黨派認真總結60年來在自身建設和發展歷程中形成的好作法好經驗,按照參政黨建設的目標和原則,以思想建設為核心,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提高領導班子的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提高民主黨派各級組織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努力把各民主黨派建設成為始終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同中國共產黨一道開創多黨合作事業的新局面。
提高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水平,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五一口號”發布6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充分發揮了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維護穩定等功能,有效實現了尊重多數與照顧少數、廣泛民主與集中領導的統一,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等一系列思想理論,既為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指導,同時也對推進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天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以及公民政治參與訴求意識的增強,對加強多黨合作制度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紀念“五一口號”,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大精神,著眼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實際,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政治協商、民主黨派發揮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具體體制、機制,不斷提高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水平,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越走越堅實、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