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江迪)國務院臺辦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范麗青表示,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陸委會”日前發布的新聞稿,集中就兩岸協商談判問題,散布一系列肆意歪曲事實、誣蔑攻擊大陸的謬論,并杜撰所謂“2005年共識”,企圖誤導臺灣民眾。
范麗青說,1992年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達成共識的事實十分清楚,不容否認。對于兩會達成這項共識的情況,當時兩岸媒體的報道以及后來兩岸有關方面公布的有關文件,都有清楚、完整的記載。正是有了這項共識,兩會舉行了著名的“汪辜會談”,并簽署4項協議,此后又舉行了20多次不同層級的商談,以及1998年的“汪辜會晤”。這一期間兩會協商取得的成果,受到了兩岸同胞的歡迎和國際社會的肯定。這些事實是臺“陸委會”新聞稿抹煞不了的。
范麗青指出,2000年之前,海協與海基會之間不存在是否曾達成“九二共識”的爭議。正是由于陳水扁、民進黨當局無視事實、否認“九二共識”,才一手制造“‘九二共識’是否存在及其政治內涵為何”的爭議。陳水扁蓄意否認“九二共識”,完全肇因于他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這正是問題的要害。八年來,陳水扁和民進黨當局否認“九二共識”,變本加厲地推進“臺獨”分裂活動,是兩岸協商談判無法恢復的最大障礙,是兩岸關系波折迭起乃至瀕臨危機的根源所在。臺灣同胞和國際社會都看得很清楚,陳水扁和民進黨當局是破壞兩岸關系、危害臺海和平的麻煩制造者。
范麗青表示,在海協與海基會協商沒有恢復的情況下,考慮到關系臺灣同胞切身利益的“三通”問題需要解決,大陸方面于2001年初主動提出在一個國家內部事務的基礎上,由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公司對公司的辦法,磋商兩岸“三通”問題,盡快通起來。這一辦法促成了2003年第一次臺商春節包機。2005年初,我們積極響應廣大臺商的強烈要求,努力促成開辦2005年春節包機。1月2日,國臺辦發言人發表談話指出,臺商春節包機是兩岸中國人的內部事情,可由兩岸民航業者就有關技術性、業務性事宜直接溝通,做出安排。這也是與“九二共識”的精神相一致的。兩岸民航業者就2005年春節包機的技術性、業務性事宜做出安排的過程,就是在上述基礎上進行的,完全不存在臺“陸委會”新聞稿所謂大陸方面“終于放棄一個中國原則的談判前提,開啟兩岸功能型議題談判的序幕”的問題,也根本不存在它臆想、杜撰的所謂“2005年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