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謝靚)本報訊(記者蔣志臻)11月17日,由臺盟中央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農村經濟合作(重慶)論壇”在重慶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名譽主席張克輝,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張克輝指出,兩岸農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大陸土地廣袤,農業資源豐富,市場巨大,而臺灣農業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先進,品種優良。加強兩岸農業合作,有助于促進大陸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有助于提升臺灣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符合兩岸同胞共同的利益和福祉。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由之路。臺灣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經過了近百年的發展,已經在農村形成了龐大、完整的體系,在提供金融、產銷、農業保險等方面有十分豐富的經驗值得大陸借鑒和參考。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合作社法》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我們應以此為契機,服務于國家新農村建設戰略,積極推動兩岸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大陸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不斷提高。
林文漪說,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兩岸農產品貿易與臺商對大陸農業領域的投資持續增加,種源與技術引進、學術交流與人員往來等都取得了重要進展。國共兩黨前不久在海南博鰲舉辦了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大陸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惠及臺胞的政策舉措,兩岸農業合作正處于又一個新的發展熱潮之中。在兩岸農業合作的廣闊天地中,加強兩岸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在為期一天的論壇上,與會代表圍繞兩岸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立法問題和實際運作情況,以及進一步深化兩岸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交流與合作的思路、方法等進行了廣泛的研討。論壇結束后,與會代表18日將赴重慶市大足縣、榮昌縣等地農村考察,并于19日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研習班。
臺盟中央副主席李敏寬,秘書長張華軍出席論壇。兩岸近百名專家、學者和農民合作組織代表,以及臺盟部分地方組織的負責同志參加論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