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中央
給大學生村官鼓勁
2008年4月11日到16日,民革中央率調研組到海南、河南兩省調研“大學生村官現狀、問題及對策”。重點調研任職期滿的大學生“村官”的后續安置情況,“村官”的精神狀態、工作狀態和文化生活情況,以及村民對“村官”的看法,“村官”的考評標準,當地政府在發揮“村官”工作積極性上的成功經驗,等等。這次調研就是要探索和總結工作中的好經驗和好做法,積極建言獻策,最大限度地調動大學生村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民革中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了《關于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工作的幾點建議》,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肯定,要求積極采納,做好跟蹤調研工作,不斷完善工作舉措和配套政策。李源潮同志對報告作出批示,認為民革的調研很深入,建議很有針對性。
針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世界經濟及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社會帶來的嚴峻挑戰,民革中央積極組織專家學者及有關人員深入研究,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提出“實行‘從緊適度,有保有壓’的貨幣政策”和“減輕稅賦,讓利于民”等建議,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
民盟中央
奔走畢節 “披金掛銀”
“關注民生、奔走國是”是民盟的優良傳統。2008年民盟中央發揮渠道優勢,辦成了幾件有影響的大事。2008年是畢節試驗區成立20周年,畢節專家顧問組組長厲以寧教授建議畢節試驗區申請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和村鎮銀行。厲先生的建議被形象地稱為“披金掛銀”。蔣樹聲主席致信溫家寶總理,提請國務院對畢節試驗區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給予關注和支持。國務院有關領導隨即作出批示,總規模15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預計年內將落戶畢節試驗區。
兩岸著名大學合作舉辦的“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聯誼活動”,已經成為民盟對外聯絡的品牌。2008年第四屆聯誼活動由民盟中央、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臺灣大學聯合主辦,吉林大學承辦,來自大陸地區8所高校、臺灣地區9所大學、港澳地區5所大學的校長出席活動,各高校間的合作實現重大突破,22所高校校長就“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聯合培養高端人才”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并簽署合作意向書,標志著兩岸高校間的合作邁上新臺階。
民建中央
為治理農村污染獻策
統籌城鄉經濟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是民建中央2008年度重點調研專題之一,陳昌智主席參加,馬培華常務副主席負責。專題組赴重慶、浙江、四川進行調研,成都、河南、吉林等地專家也分別提供了有關報告。專題最后形成調研報告,回良玉副總理作了批示。
《關于大力加強我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提案》是在專題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的,由于注意與政府部門溝通,提出的意見建議比較具體可行。提案經全國政協作為重要提案摘報送有關領導后,李克強副總理作了批示。在進一步研究的基礎上,陳昌智主席、張榕明第一副主席又署名提出《關于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建議》,并報送中央,該建議得到溫家寶總理、李克強副總理、回良玉副總理的高度重視,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民進中央
不遺余力促教育
民進提出“舉全會之力、集全會之智”、“以新作為鞏固老陣地,在順勢中開拓新未來”的要求。
民進中央領導分赴各地,就農村改革與發展、經濟形勢發展、完善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推進農村金融創新和農科教一體化建設、教師培訓管理體制改革、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基層職業教育、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養成教育等專題開展調研。民進中央把“完善文化投入機制、保障人民文化權益”作為重點調研,在江蘇、寧夏兩地進行實地調研,協調上海、廣東、浙江、四川等省級組織開展同步調研,并聯合云南、甘肅、內蒙古三省區就“中國西部農村義務教育教師培訓能力建設”進行研討,在綜合各方調研成果的基礎上,形成多份調研報告,為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和調整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農工黨中央
關注農村醫療服務
農工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抓緊時機建言獻策,圍繞國是參政議政。
2008年1月初,在我國南方遭受百年不遇雨雪冰凍災害的第一時間,桑國衛主席率農工中央考察團第一時間深入貴州災區,了解情況、慰問災民,并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做了匯報。
在全國政協第十一屆一次大會上做了題為“加強村級衛生室建設是促進新農合健康發展的緊迫任務和長遠戰略選擇”的大會發言。
4月初,桑國衛主席、陳宗興常務副主席率團對農村醫療衛生和飲水安全問題進行了考察調研,相關省級組織配合進行同步調研,中央職能部門根據需要進行了補充調研,《加強村衛生室建設,確保廣大農民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切實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兩份調研報告成果顯著。
致公黨中央
呼吁立法保護海島
2008年3月下旬,致公黨中央與國家海洋局合作,組成了海島保護與開發政策調研組,先后來到上海市和浙江省的舟山、寧波等地,實地考察了當地的海島保護與治理現狀,并聽取了有關單位的情況介紹。針對海島數量不斷減少、生態嚴重破壞、海島開發缺少規劃和控制、海島保護和管理職能分工不清,缺少高層次協調機制等問題,調研組呼吁抓緊審議和頒布《海島保護法》。目前,海島立法已經被納入全國人大的立法規劃。
針對海峽西岸地區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吸引投資的基礎設施和政策環境不夠等問題,2008年5月,致公黨中央專門組織調研組,赴廣東和福建調研。調研組認為應在國家層面上制定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在政策和項目上加大支持力度,以進一步縮小海峽兩岸之間的經濟差距,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九三學社中央
密切與政府部門交流
去年,與政府部門交流更加密切。1月,社中央主要領導與教育部負責人進行了座談,雙方就建立長期穩定的聯系機制進行了初步探討。
6月和7月,社中央領導分別出席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的征求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對做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意見的座談會,就法院審判制度改革和法官隊伍建設,以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加強檢察官隊伍建設提出了建議。
10月,九三學社中央領導會見了衛生部負責人。雙方就九三學社在去年全國政協大會提出的8件醫療衛生領域提案的辦理情況、新醫改進展的相關情況等問題進行了座談。去年,九三學社中央圍繞水資源利用、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等課題進行調研,均邀請了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參加并得到支持。
特別是11月,社中央主要領導率隊赴湖南、湖北就“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建設做專題調研,邀請了14個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參與,在調研活動中加強了與政府部門的信息溝通和合作交流。
臺盟中央
建言構建海峽經濟區
2008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多次協商會、座談會上,臺盟中央提出的推動海峽兩岸共建循環經濟體系、鼓勵更多臺灣同胞參與災后重建和國家建設、尋求促進增長與抑制通脹的最佳平衡點、探索構建“海峽經濟區”等建議,都受到了中共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肯定,為國家制定相關法律和政策提供了重要參考,充分展現了臺盟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
2008年5月,由林文漪主席帶隊的臺盟中央考察團圍繞如何以海峽西岸為銜接區、進一步促進臺灣與祖國大陸融合這一問題,赴福建省開展了深入的考察調研。臺盟中央提出構建“海峽經濟區”的戰略設想,并形成了《關于構建“海峽經濟區”的幾點建議》以及相關研究報告報送中共中央。臺盟的建議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溫家寶、賈慶林、李克強等同志都作出了批示,要求發改委等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商務部還專門召開座談會,圍繞構建“海峽經濟區”的問題與臺盟中央交換意見。
全國工商聯
調研推動民企走出去
2008年,全國工商聯將“民營企業走出去”列為重點調研課題。調研組在黃孟復主席的率領下,先后赴浙江、福建、廣東等地作了深入調查,其間多次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座談,走訪了幾十家有代表性的企業,各地工商聯圍繞這一課題也作了大量專題調研。
調研報告指出,相比其他國家走出去的狀況,相比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走出去還遠遠未形成應有的規模,未達到應有的質量。一方面負責境外投資的政府部門較多,管理權限分散,審批程序繁瑣,不利于企業“快速”走出去。據浙江紹興有關部門估計,幾乎50%的走出去企業規避了政府管理,到境外直接投資。
另一方面,企業順利走出去,社會服務必須跟上。調研情況表明,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也是造成企業走出去難的一個重要因素。
浙江海亮集團2007年開始在越南修建工廠,并參與越南前江龍江工業園的開發建設,但由于孤身在外,不熟悉越南原材料市場,不得不從國內采購生產所需的輔助材料,導致國內配套供給難度大,甚至難以配套,影響越南項目的生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