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對農業科技進行全面部署,提出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在陸續召開的各級地方政協會議上,現代農業發展成為關注的焦點,如何進一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成為民主黨派組織建言的熱點話題。
“目前,我省農業生產經營高新技術應用不多,如能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農業,可實現對主要作物生長信息實時感知、智能診斷、精確調控與智慧管理,引領設施作物向高產出、高效益、安全優質、低碳環保方向發展。”在江蘇省政協會議上,民革江蘇省委會根據調研情況,在“以物聯網打造江蘇智能農業”的提案中建議,依托無錫全國物聯網中心、南京軟件名城等有利條件,以重點示范應用為先導,以物聯網技術及無線網絡技術等核心技術為支撐,發展現代智能農業。
在日前召開的合肥市政協全會上,市政協委員廖明蓉代表民革合肥市委會發言,建議集中打造有當地特色的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打造省級“農業硅谷”。該建議提出,合肥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可由創新核心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區和輻射帶動區三大板塊組成,集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示范、國際科技合作交流、項目及技術洽談交易等功能于一身,最終形成園區創新與產業結合的完整架構。
“近年來全國各地橘子、包菜、大白菜等賣不出去爛在地里的事件頻見報端,城市居民買的卻是高價菜,很大程度上跟信息不暢有直接關系。建立類似‘阿里巴巴’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可很好地解決農業生產與城市需求的對接問題。”九三學社江蘇省委會副主委葉勇委員率專家在蘇北農村調研發現,農村對電子商務的需求巨大,農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農產品批發市場及經營大戶對農村市場信息服務網絡需求都很迫切。九三學社江蘇省委會在今年的集體提案中建議,加強對各涉農網絡信息資源和農村信息化隊伍資源的整合力度,“市級要建立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縣要有信息中心、鄉鎮要有信息站、村要有信息室。”
“現在農業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日趨明顯,職業農民群體基本形成,目前應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農工黨江蘇省委會在集體提案中提醒,加大農業科技含量,提高職業農民科技素質尤為重要。據調查,目前江蘇省農業勞動力總數850萬人左右,職業農民占農業勞動力總數的42%,而職業農民中,生產型的占73%。
“職業農民隊伍總量偏小,規模經營的面積不到耕地面積的一半,且科技素質普遍不高,2010年全省持有農業職業資格證書或農業中等學歷教育畢業證書的農民僅占農業勞動力總數的4.3%。”農工黨江蘇省委會副主委肖渡委員說。
九三學社沈陽市委會近日也以《關于增強創新能力,實現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的建議》為題,在沈陽市政協全會上作大會發言,呼吁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完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引進培養科技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