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國八個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陸續召開了全國代表大會,順利完成了五年一次的換屆工作,這是繼中共十七大之后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
為配合對我國多黨合作政治制度和民主黨派的宣傳,在各民主黨派召開代表大會前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的政黨制度》白皮書;在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的代表大會開幕時,都有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并代表中共中央宣讀賀詞;中共中央的賀詞不僅表達了祝賀之意,更針對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不同特點,分別給予高度評價并寄予希望;國內各主流新聞媒體也加大了宣傳力度,對會議開幕、閉幕和新當選的領導人都給予了多次及時的宣傳報道。換屆會議全部結束后,人民日報專門發表了題為《開創多黨合作事業光輝未來》的社論。12月24日,胡錦濤總書記又在中共中央召開的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新老領導人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對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的成功經驗作出科學總結,并對民主黨派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為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這些方面的精心部署和宣傳報道上的重要舉措,是一種重要的標志,它充分體現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對進一步發展我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共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之一,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重視發揮作為參政黨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以及無黨派人士在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無疑是進一步發揚民主和完善監督機制的必然選擇和重要措施。
我國各民主黨派在自己成長進步的歷程中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并與中國共產黨共同經歷風雨,共同經受考驗。“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實行多黨合作制度的基本方針,也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親密關系的真實寫照。今天,各民主黨派已經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政治力量。正是由于各民主黨派都有與共產黨同心同德、共同奮斗的光榮傳統,同時各民主黨派又都是團結帶領各自所聯系的社會階層和群體中的精英人才和杰出人士的政黨,這種特點和優勢決定了他們必然會在與中國共產黨共同選擇的偉大事業中發揮出獨特而重要的作用,這已經為歷史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所充分證明。
通過這次換屆,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從中共中央賀詞中進一步明確了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和在為實現十七大提出的戰略任務和宏偉目標中的努力方向以及要發揮的重要作用,思想路線更加明確;同時,通過換屆,也完成了新老交替,一批年富力強的同志分別走上了黨派中央和各級組織的領導崗位,從組織上為全面加強各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堅持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為核心的政治交接順利完成了階段性任務,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光榮傳統將會薪火相傳,并不斷發揚光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越發展,對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的要求就會越高、越迫切。在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以及無黨派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已經進入最好的歷史發展時期,也為統一戰線和民主黨派發揮作用創造了最好的機會和條件。我們堅信,為了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而凝聚起來的偉大力量,一定可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