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民政協成立和多黨合作制度確立60周年。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政協匯聚各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人士,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主要職能,為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人民政協創造了“協商民主”這一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既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又體現了中華民族兼容并蓄的優秀文化傳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60年的實踐證明,人民政協這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符合我國國情,充滿生機活力,不斷發展進步,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60年來,人民政協的成立、發展和進步離不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團結奮斗,離不開多黨合作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離不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建設。隨著民主黨派“參政黨”性質和地位的確立,人民政協日益成為民主黨派參與政治協商,發揮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廣闊舞臺。
60年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時任中國民主促進會領導人的馬敘倫、許廣平、周建人、王紹鏊、雷潔瓊等10名正式代表(另有3名會員為候補代表)出席會議,和其他代表一起通過了參與制定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馬敘倫在全體會議上發言,表示“用最大的努力”,“共同建立光輝燦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30年前,周建人、葉圣陶、雷潔瓊等老一輩民進領導人堅持貫徹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民進積極協助黨和政府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為《教師法》、《職業技術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的制定和實施提出了建議;在全社會提倡尊師重教,持續多年努力促成國家恢復建立“教師節”。
10多年前,許嘉璐、張懷西等新一代民進領導人繼承和發揚民進老一輩領導人多黨合作的優良傳統,提出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和“鞏固老陣地、開拓新領域”的工作方針。民進在繼續關注教育文化出版領域的改革和發展的同時,就科技、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西部大開發和“三農”問題、貧困地區和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石漠化和沙漠化治理等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在全國政協九屆二次會議上的大會發言《確定“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保障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引起廣泛反響并在憲法修改過程中得以體現。《建設隴海線星火產業帶,推動中、西部經濟發展》的提案,《關于引進市場機制,大力推進環保產業發展的建議》被列為2001年和2003年全國政協的1號提案,并重點辦案,先后推動建立了陜西“關中星火產業帶”和甘肅“河西走廊星火產業帶”,促進了星火產業的發展。
2007年換屆以來,以嚴雋琪為主席的新一屆民進中央圍繞促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履行參政黨職能,提出了“舉全會之力、集全會之智”和“以新作為鞏固老陣地,在順勢中開拓新領域”的工作方針。民進就農村改革與發展、完善文化投入機制、農村義務教育教師培訓能力建設、小城鎮建設和統籌城鄉發展、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帶有全局性、綜合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課題深入考察調研,形成了豐富成果。
2009年初,民進中央與民進廣東、浙江、福建省委會關于實施水庫清淤、促進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調研報告,得到溫家寶總理的批示。國家發改委和水利部召開了專題座談會,建議恢復水庫淤積研究和調查的機構,立項進行清淤試點,對于恢復水庫庫容、增加蓄水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期間,民進中央向大會提交的黨派提案、所作的大會發言和聯組會議發言,包括加快小城鎮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形成拉動內需的動力、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制度創新促進人才流動和勞動就業、加強社會建設、促進民辦教育發展、健全礦產資源有償取得制度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多個提案被列為重點辦案,得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
多年以來,民進為了更好地發揮在人民政協的作用,進行了堅持不懈的自身建設,不斷創新履行職能的工作體制和機制。
一是加強多黨合作和人民政協理論的學習,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民進全會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和《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兩個5號文件,充分認識“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民進全會筑牢思想防線,堅決抵制西方政治意識形態和政黨制度的滲透,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二是充分發揮民進各級政協委員的作用。民進現有79名會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10140名會員擔任省以下各級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十分注重加強與他們的聯系和溝通,定期舉行座談會、研討會,邀請他們介紹履行委員職責的經驗和體會,及時宣傳他們參政議政取得的突出成果,鼓勵他們密切聯系民進組織和社會公眾,積極參加各級政協組織的各種活動,切實發揮政協委員應有的作用。
三是進一步加強參政議政骨干隊伍建設。民進中央確定各專門委員會是參政議政的“智囊團”和“一線單位”,支持他們深入基層,自主工作,廣泛調研,多出成果。聘請參政議政特邀研究員,把一批學識淵博、參政議政能力強、社會影響大的會員和民進之友充實到參政議政骨干隊伍之中。出臺加強參政議政能力建設的文件,組織調查研究、撰寫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的專項培訓,建立全會參政議政的“專家庫”,不斷優化參政議政的人才結構。
四是創新參政議政工作的體制和機制。民進中央建立了面向全會的中央參政議政課題的申報立項、提案形成和成果獎勵機制,向各專門委員會和省級組織廣泛征集課題建議,經過評審確定重點課題立項,課題成果再經過評審和轉化,形成會中央在全國政協大會的發言和提案。民進中央對確定的重點調研課題給予經費資助和其他形式的支持,對作出突出貢獻、發揮較大作用的參政議政提案進行表彰和獎勵。這些措施促進了民進作為參政黨整體優勢的發揮。
五是利用互聯網搭建參政議政的新平臺,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民進中央與各省級組織和專門委員會、特邀研究員積極互動,利用網上平臺申報評選課題,組織專家評議,征求重要問題的建議和意見,提供相關素材,召開網上專題會議,溝通調研進展情況,共享成果,交流經驗等,有效地促進了全會參政議政資源的整合,進一步提升了參政議政的效率和質量。
人民政協是我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60年來,民進作為以教育文化出版為主要界別的參政黨和人民政協的一個組成單位,通過人民政協這個舞臺,凝聚參政議政的合力,不斷發揮參政黨作用、提升參政能力、提高履職水平和成效。民進全會在實踐中進一步增強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信心,堅定了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格局的信念,總結出更有效地履行參政黨職能的成功經驗,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摸索出建設高素質參政黨的路徑。
在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之際,中國民主促進會愿和兄弟黨派一道,在人民政協事業新的歷史起點上,開拓創新,團結奮進,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