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密碼: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

首次以文化教育為主題 賈慶林吳伯雄出席


本報訊 (記者 張淑君)七月的三湘大地,滿目蔥郁,生機盎然。7月11日上午,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等海峽兩岸各界人士500余人出席了開幕式。

賈慶林發表了題為《大力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 建設兩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園》的演講。他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和胡錦濤總書記,對本屆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賈慶林說,2006年4月以來,國共兩黨有關方面先后舉辦了四屆論壇,達成了許多重要共識,對推動兩岸關系擺脫危機,邁入和平發展軌道,實現歷史性轉折,發揮了重要作用。論壇是國共兩黨對話的重要平臺,也是兩岸各界人士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論壇還是反映民意、政策先導的重要平臺,達成的共識和提出的建議很多已化為兩岸雙方的政策,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根據今年5月胡錦濤總書記與吳伯雄主席會談達成的共識,本屆論壇首次以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為主題,重點研討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等三項議題。這樣的設計順應了新形勢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需要,反映了兩岸大多數民眾的共同意愿。

賈慶林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孕育著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文化與教育相伴而生,相隨而長,文化給教育以社會價值,教育給文化以生機活力。兩岸文化教育事業的進步需要交流,兩岸關系發展需要來自文教交流的動力,更需要強有力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的支撐。開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對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具有基礎性、全局性、長遠性的重要作用。

賈慶林強調,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專門提出了關于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的意見,號召兩岸同胞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凝聚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的共同意志,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倡導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推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邁上范圍更廣、層次更高的新臺階。這是我們與臺灣方面共同推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的基本思路。

賈慶林指出,全面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迫切要求。同時,兩岸關系的改善與發展,也為拓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條件。兩岸同胞要抓住難得的機遇,大力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高層次,擴大領域,豐富內涵,增進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民族認同,建設好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賈慶林就此提出五點意見:

第一,維護兩岸共同的中華文化傳承,加強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血同緣、書同文、語同聲,亙古未變。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已深深溶入臺灣同胞的血脈之中,內化為臺灣同胞的精神品格。獨具特色的臺灣文化,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姿的文化殿堂貢獻了一塊奪目的瑰寶。臺灣同胞因近代以來特殊的歷史遭遇而形成的臺灣意識,與圖謀分裂中華民族的所謂“臺獨”意識有著本質區別,不容歪曲和利用。歷史的創傷割不斷中華文化的精神血脈,人為的破壞除不去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在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兩岸同胞應當攜手面向未來,踴躍投入到兩岸交流合作的大潮中去,共同發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共同鑄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第二,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增強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兩岸同胞都是中華文化的傳人,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新形勢下,應該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凝聚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共同意志,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中華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認同的精神基石,兩岸同胞有責任反對一切違逆中華文化核心價值、違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行徑,在共同的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認同的基礎上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見和誤解,超越政治分歧,不斷增進相互了解,融洽彼此感情,大踏步地推動兩岸關系向前發展。

第三,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發展兩岸文化產業,不僅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創新和發展,而且有助于實現兩岸互利雙贏、增進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兩岸文化產業各具特色,合作潛力巨大。要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推動文化產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做強做大中華民族文化產業,大力提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要深入發掘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共同打造一批具有中華民族特色、風格、氣派和原創性的知名文化品牌。要積極整合兩岸文化產業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共同打造產業鏈,形成產業群。要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兩岸文化業態創新,加強文化與科技結合,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要加緊培養兩岸文化產業人才。要共同研究制訂兩岸文化產業標準,健全文化市場,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兩岸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第四,加強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增添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蓬勃活力。兩岸教育各具特色,互有所長,要發揮各自優勢,努力實現教育資源相互開放、相互共享,為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創造條件、拓寬道路。兩岸各級各類學校要積極深入開展交流合作,構建多種交流合作平臺。兩岸教師既要嚴謹篤學、為人師表,更要志存高遠、傳揚民族精神,為兩岸關系發展提供不竭的人力和智力資源,為中華民族的未來培養優秀人才。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有著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和無窮的創造力。兩岸年輕人應早接觸、多交往,加深了解,增進友誼,攜手共進,為創造中華民族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奮斗。

第五,協商簽訂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建立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機制。建立這樣的機制,要考慮到兩岸的實際情況,立足于兩岸現實,既要適合臺灣,又要適合大陸;既要面向兩岸同胞、面向中華民族未來,又要面向世界。建立這樣的機制,主要是訂立制度規范和搭建穩固平臺,商討交流合作的重大問題,協調兩岸雙方之間的相關政策,以利于發揮各自優勢、整合各種資源,實現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制度化、規范化、長期化。建立這樣的機制,需要確立正確、長遠的發展目標,規劃切實可行的推進步驟。當前,兩岸雙方可以組織人員先就商簽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進行研究和規劃。如時機成熟,可納入兩岸協商議題。

賈慶林最后表示,經過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不懈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燦爛的前景。偉大的復興需要偉大的文化,偉大的事業需要人才輩出。希望兩岸同胞高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沿著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不斷譜寫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新篇章,努力建設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發表了演講。他說,近年來,兩岸雙方本著互信雙贏的共識,造就了一系列建設性的成果,共同見證了兩岸關系朝著和平發展的大方向穩步前進。雖然過程中有波折,但是我們一直很有信心,因為我們看到兩岸未來的光明前景,更因為我們堅信兩岸關系通過誠信協商、尋求共識、認真落實、創造成果的方向是明智而正確的。我們要珍惜這得來不易的交流現狀與協商成果,擴大溝通與合作的領域,為兩岸人民共謀福利,為兩岸關系的推動增添新的動力。

吳伯雄表示,本屆論壇以深化與推進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為切入點,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經貿與文化是連接兩岸的兩座橋梁,缺一不可,現在該是搭起文化橋梁的時候了。要共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創建兩岸文化產業合作的平臺;要加強教育交流,開放大陸學生到臺灣求學,承認大陸學歷,同時鼓勵兩岸學校與學生之間展開研究與教學合作,推動交換學生計劃;要推動媒體合作,為兩岸同胞搭起資訊溝通的橋梁。希望與會人士能夠集思廣益,為兩岸文化交流的發展提出新看法、新視角、新思路。深信本屆論壇必將獲致豐碩且具有前瞻性的方案與計劃,為中華文化的傳承,為兩岸人民情感的融合,再度扮演強而有力的推手角色。

本屆論壇由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以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為主題,將圍繞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等三項議題展開研討,并將舉行一場兩岸經貿合作座談會。

論壇開幕式由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王毅和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共同主持。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錢運錄、文化部部長蔡武、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湖南省省長周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吳敦義,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以及無黨聯盟主席林炳坤等出席開幕式。參加本次論壇的有兩岸文化界、教育界、新聞界、經貿界等各界人士、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代表。兩岸文化、教育主管部門人士和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負責人作為特邀嘉賓、特邀專家出席了論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南华县| 开封县| 平罗县| 永仁县| 迭部县| 芜湖市| 泰兴市| 湖口县| 沅江市| 壤塘县| 连州市| 阿勒泰市| 扶余县| 札达县| 平原县| 威远县| 包头市| 邯郸市| 宿州市| 山东省| 香格里拉县| 保定市| 洛隆县| 四川省| 什邡市| 信宜市| 赤峰市| 大关县| 贵德县| 宁乡县| 梨树县| 登封市| 田林县| 蒙自县| 温宿县| 巴楚县| 九龙坡区| 久治县| 周宁县|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