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邊、窮”,廣西境內中越邊境地區的8個縣占全了這幾大導致經濟發展滯后的不利條件。“人家在改革開放,我們在扛槍打仗;人家在發展經濟,我們在駐守邊防;人家全面小康,很多邊民還在住草棚、喝稀湯。”全國政協無黨派人士界考察團成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黃日波的介紹富有感情,“應當集思廣益,出謀劃策盡快幫助這里的人民脫貧致富。”
“老、少、邊、窮”四個字中,前兩個是不能變更的事實,后一個則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只有“邊”字看似是難以突破的制約瓶頸,但隨著政治局勢和經貿合作形勢的不斷變幻,正從一個不利因素向著有利的方向轉變。隨著今年年初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正式啟動,廣西邊境從經濟脈絡的末梢變成了中國經濟對接東南亞市場的橋頭堡。
位于憑祥市的友誼關,是一座在歷史和地理詞典里都具有特殊意義的關隘。這里曾經見證了中越兩國并肩作戰的友誼,也印證過“合則兩利、戰則兩傷”的亙古真理,是中國通往中南半島的南大門。如今,友誼關口岸成為中國與東盟一般貿易往來的第一大陸路口岸,口岸西南面為弄懷和浦寨兩個中國最活躍的邊境貿易點。
在浦寨邊貿市場里,水果、紅木、輕工電器、日常用品貿易成為最主要的業務,貿易品種類別繁多,來往的中越客商絡繹不絕,交易場面十分火爆??疾靾F成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陳章良認為,靠貿易來拉動邊境地區的“造血”功能是“興邊富民”的最優途徑,建議國家在稅收政策上予以更大力度的支持,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到邊境經濟的開發當中。
記者看到,來自浙江、廣東等地的企業已經在市場中投資興建了很多商貿設施,來自浙江的小商品和當地生產的中草藥是最為搶手的“出口”商品,而來自越南等東南亞地區的紅木家具、橡膠制品則最受中國購買者喜愛。
興邊貿如何與興邊民聯系起來,李晉峰委員建議國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給予邊民一定的信貸支持,讓他們能夠有能力參與到邊貿中來,逐漸通過發展貿易增加收入。“東南亞一些國家對于中國生產的家用電器需求很大,可以支持邊民購買家電商品參與貿易。”
還有一個可喜的消息,籌備中的中國憑祥—越南同登跨境經濟合作區近段時間也取得了進展。該合作區由中越雙方各劃出土地8.5平方公里,建設面向國際市場的加工生產基地,發展現代物流業,逐漸形成物流中心和區域性國際商貿中心。李晉峰建議廣西方面要提前做好規劃,充分利用周邊錳礦富集和中越進出口鐵礦、焦炭貿易量巨大的優勢,在園區內發展特種鋼材制造業,并充分延伸其產業鏈,在傳統貿易不斷深入的基礎上,能夠通過工業發展的帶動效應,使當地經濟謀得跨越式發展的契機。(廉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