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局起步,統一戰線聚共識,謀大局,破難點,改作風,深調研,重落實,各領域工作取得新進展。當前,為全面深化改革服務的共識已在統一戰線成員中凝聚,致力推動科學發展、服務民生改善、共促社會和諧的“大文章”正在統一戰線實踐中書寫。
凝聚思想共識 筑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統一戰線理論武裝、凝聚共識的根本。一年來,中央和各級統戰部門通過專題學習、情況通報、研討培訓等形式,原原本本認真學習,特別是深刻領會關于統一戰線的重要論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7月22日至26日,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統一戰線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專題研討班在北京開班。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無黨派代表人士以及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政府擔任省部級領導職務的黨外干部約120人匯聚北京,熱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又體現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正是在不同主義、不同道路的比較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很難,堅持這條正確的道路更難,越是社會上有雜音、有干擾,越要堅持真理、正本清源,越是面對復雜情況和困難挑戰,越要增強定力、堅守信念。”
“參政黨既要有提出真知灼見的能力,又要有勇氣和膽識。”
“我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親歷者、實踐者,也應該是維護者、捍衛者”……
研討期間,通過專題講授幫助分析形勢、解讀政策、答疑解惑,通過混合編組研討開闊視野、深化共識,通過交流體會加深理解認識、鞏固擴大學習成果。黨外人士紛紛表示,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更深刻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更堅定了。
一年來,統一戰線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夢、改革開放、理想信念、轉變作風、群眾路線、廉政建設、加強學習等7個方面的重要論述,及時組織專題學習,結合統戰工作實際,研究部署貫徹措施。
——著眼深化政治交接、增進政治共識,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從2013年10月起,開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引導廣大成員統一思想認識、傳承政治薪火,繼承優良傳統、鞏固政治基礎,切實承擔起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的政治責任。
——以“民營企業和中國夢”為主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樹立了一批可信、可比、可學的先進典型。在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報告會上,6位非公有制企業家作典型事跡發言,2.9萬人參加電視電話會議,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將活動推向高潮,進一步增強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
服務改革發展大局 在發揮優勢作用中彰顯統一戰線自身價值
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集眾智、匯眾力。一年來,統一戰線充分發揮議政建言的政治優勢、人才薈萃的智力優勢、聯系廣泛的資源優勢、協調關系的功能優勢,引導廣大成員積極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貢獻智慧力量。
——緊扣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建言獻策。一年來,中央召開和委托中央統戰部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協商會和情況通報會20場,圍繞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組織開展重點課題調研,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成果。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以“直通車”形式轉呈報告、建議110多件,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小組形成研究成果30余篇,其中大力發展環保產業、高度關注糧食安全、積極應對區域灰霾污染、建立人才新機制提升國際影響力、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等建議,中央領導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有關部門積極采納落實。
——著力服務非公有制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開展關于民間投資36條實施細則和關于小微型企業29條貫徹落實情況的調查評估,開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調研,提出政策性意見建議。通過搭建政企溝通平臺、企業間交流合作平臺、商會服務維權平臺和建立政企雙向評價考核制度等多種方式,不斷優化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
——著眼改善民生開展社會服務。統一戰線深度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組織實施“同心工程”,共完成項目339個,完成投資161.9億元。各民主黨派中央開展“農村教育燭光行動”、“思源工程”、“明眸工程”、“健康呼吸萬里行”等社會服務品牌項目,為基層群眾辦實事。溫暖工程在新疆、西藏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培訓,在武陵山、大別山等貧困地區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實用技術培訓30.6萬人次,幫助8.5萬人實現就業,資助貧困學生3.5萬人。舉辦光彩事業安徽六安行、西藏行和江西贛州行,簽約金額1萬多億元,捐款近1.2億元。推進“光彩·西藏和四省藏區健康促進工程”,籌集資金1000萬元,惠及200萬藏區人口、4萬戶新生兒家庭。舉辦“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感恩革命老區延安行”活動,簽約金額348億元,捐款1920萬元。參與四川雅安和甘肅定西地震災區抗震救災,捐款捐物約10億元。
夯實人才基礎 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深入推進
人才興,事業興。著眼促進統一戰線事業持續發展,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意見》,著重做好統一戰線各領域換屆和教育培訓工作,深入推進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
——加大黨外干部選拔使用力度。各地認真落實中央關于黨外人士政治安排的要求,目前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和省級政府工作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領導班子共配備黨外干部3456名;省級政府工作部門、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領導班子中黨外正職156名;29個省(區、市)人民政府配備了黨外副省長(副主席、副市長),15個副省級城市均配備黨外副市長;全國383個市(地、州、盟、區)人民政府配備黨外副職338名;全國2736個縣(市、區、旗)人民政府配備黨外副職2448名,與2010年相比安排比例均明顯提高。
——深化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工作。著眼統一戰線各領域人才培養需要,制定《2013—2017年全國統一戰線教育培訓規劃》,全面部署未來5年統一戰線教育培訓工作。制定《中央統戰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編寫《中國統一戰線教程》和統一戰線教育培訓案例,建立全國統一戰線教育培訓師資庫。精心組織各類培訓學習活動,會同有關部門舉辦新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學習活動;以各民主黨派新進中央委員、省級專職領導干部、骨干成員為重點,加強政治培訓、任職培訓,強化理論時事政策輔導,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9期,培訓450余人;加強對少數民族領導干部和基層統戰干部的培訓,安排536名少數民族干部到中央國家機關和沿海發達地區掛職鍛煉;與全國工商聯舉辦兩期“新任全國工商聯執委培訓班”,培訓新任執委125名。深入推進全國黨外代表人士實踐鍛煉基地建設,組織派出地、接收地和基地三方對掛職黨外干部情況共同開展考察,提高實踐鍛煉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