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密碼:

春暉萬里 黨的領導人與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紀事


大道之行,春暉萬里。

開啟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歷史巨幕,統一戰線在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大道上,春暉沐浴,昂然前行。

歷史是有節點的。

中國統一戰線歷經民主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和愛國統一戰線等幾個重要的歷史階段,始終是中國共產黨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

每一個階段,是一個大的節點。

新中國統一戰線從解放戰爭中人民民主統一戰線走來,發展為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至今已召開了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

每一次會議,也是一個節點。

節點,是過去時的終結點。但,它更是未來時的轉折點,新起點。由此,開辟一片新天地,繪就一部新篇章。

縱橫歷史,越跨春秋,20次會議,20個節點:天地蒼茫,歷史的未來誰來開啟?風云變幻,統戰的航船誰來掌舵?

鋪展開新中國的歷史畫卷,在中國統一戰線的航程中,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的領導人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總攬全局,聚焦統一戰線發展的歷史節點,牢牢把握統一戰線發展歷史方向,統一戰線乘風破浪,蓬勃發展。

1949年10月1日,一個偉人的聲音,響徹寰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新生的人民政權,是新民主主義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的聯盟。

是時,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成為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根本性問題。同時,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現實課題。

建國初期,由于革命的勝利,黨內部分同志滋長了驕傲和以功臣自居的思想,在統一戰線問題上,存在關門主義、宗派主義、敷衍主義和遷就主義的傾向。

特別是,對民族資產階級是斗爭還是團結,對私營工商業是限制、排擠還是扶助、發展,民主黨派存在必要還是不必要?等等。這些,不僅是統一戰線的重大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

1950年3月16日下午,中南海懷仁堂,第1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開幕。

4月12日、13日,周恩來兩次到會作報告。他指出,在國內,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是四個階級的聯盟。在這個聯盟內,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好“階級關系、黨派關系、民族關系、上下關系”。

他強調,要發揮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積極作用。

同時,第一次明確了統戰部門的主要職能:了解情況,掌握政策,安排人事,調整關系。

新中國初建,百疴待除,百廢待舉,百業待興。毛澤東日理萬機。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戰勝敵人的一大法寶。1939年,毛澤東提出了這一著名論斷。

今天,這一法寶到底怎么看,如何用?

第1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牽動著毛澤東。

圖說:1950 年3 月16 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接見參加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的代表。

4月12日晚。毛澤東一邊閱會議發言記錄稿,一邊作邊批,多處。

4月21日下午。毛澤東專門聽取會議情況匯報。指出:

——認為民主黨派是“一根頭發的功勞”是不對的。從他們背后聯系的人們看,是一把頭發,不可藐視。

——要給事做,尊重他們。手掌手背都是肉,不能有厚薄。對他們要平等,不能蓮花出水有高低。

——我們要有氣魄,不怕批評,我們連蔣介石都不怕,還怕民主人士的批評?

……

這次講話,在統一戰線歷史上堪稱經典。毛澤東那特有的語言風格,被歷史歲月銘記。

第1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原定半個月,實際開了一個半月。

在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的重視關懷下,會議強調或明確了統一戰線是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一部分;統一戰線的內部關系及對民族資產階級既團結又斗爭的基本政策;民主黨派階級聯盟的性質和存在的必要性;平等互助的民族關系和區域自治政策;人民團體、民主黨派、人民民主政權機關和政治協商機關是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環節;統戰部門“十六字”工作職能……

這些,成為建國初期統一戰線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進一步確立了新中國統一戰線的政治格局和基本面貌。

1949年到1978年,黨中央共召開了13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

1951年1月,1952年6月,分別召開了第2、3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

“你們當中要出專家,要熟悉人物和歷史,精通此中門道。”在第2次會議上,毛澤東同與會代表作了長時間的談話。

諄諄教導,劃破長空,穿透歷史。65年來,被一代又一代統戰人銘記。他們深知,從邁進統戰部大門那一刻,就背負歷史使命,擔當歷史責任。65年來,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統戰專門家”。

1953年6月25日至7月22日,第4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召開。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研究、部署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成為中心議題。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國際共運的一個難題,也是我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和嶄新課題。在這個問題上,統一戰線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次會議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一問題,這次會議,黨中央重視非常,毛澤東重視非常:中央政治局連開3次會議,毛澤東夜以繼日,審閱文稿,確立主題,明確方針——

5月29日,毛澤東親自聽取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關于調查資本主義工商業情況的匯報。

6月15日,毛澤東審閱中央統戰部《關于利用、限制和改組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若干問題(未定稿)》。標題中,“改組”改為“改造”;封面上,寫了一個講話提綱,明確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內容。

15日晚,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并討論李維漢“若干問題”的報告。會議確定了對資改造的方針,作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組成部分。

28日晨,毛澤東閱胡喬木27日對“若干問題(二改稿)”的意見,并準備了29日的講話提綱。

29日晚,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若干問題(修改稿)”,并發表重要講話。

7月18日,劉少奇向大會作報告。指出:用和平的贖買的辦法,也就是用統一戰線的方法來實現消滅民族資產階級和改造資產階級人們,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

這是一次值得大書特書的會議,在統一戰線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倒海翻江卷巨瀾。

1956年,對資改造基本完成。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這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也是統一戰線的勝利。

由此,統一戰線內部構成也發生根本變化: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被消滅了,民主黨派的階級基礎不存在了,有人再次提出要不要民主黨派以及怎樣對待民主黨派的問題。

1956 年4月25日, 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他在闡述“黨和非黨關系”時,提出“兩個萬歲”:一個是共產黨萬歲,一個是民主黨派萬歲。并指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還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毛澤東的回答,氣勢如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載入黨的八大決議,成為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八大報告明確:民族資產階級和上層小資產階級的成員將變成社會主義勞動者的一部分,各民主黨派也將變成這部分勞動者的政黨。

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1954年3月至1957年3月,先后召開了第5、6、7、8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分別是專門研究人民代表大會制實行以后民主人士安排工作,研究形成《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二年統一戰線工作的方針》,研究統一戰線內部的各種矛盾等問題。

由于反右派斗爭擴大化,導致黨的指導思想長期“左”傾,對民主黨派的性質作出了錯誤判斷,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受到嚴重影響。第9、10、11、12、13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是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的。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黨的領導人對統一戰線采取了比較慎重和穩妥的方針。“改善和加強黨與黨外人士的合作”,“統一戰線是長期的,統戰工作是得到益處的,是三大法寶之一”,“統戰機構,原則上不要削弱,質量還要加強”,等等。這些指示,緩和了當時黨外人士的緊張情緒,穩定了統一戰線。

十年“文革”,統一戰線事業艱難維持;一場浩劫,統戰工作會議被迫擱淺。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和國家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1979年6月15日至7月2日,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圖說:1986 年12月2日,鄧小平會見出席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的同志。

會上,鄧小平發表著名講話。

——講話直面歷史,沖破20年“左”的樊籠,振聾發聵:

我國社會階級狀況已發生根本變化,知識分子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民主黨派已經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

——講話面向未來,發出新時期力量集結的號召,莊嚴宣告:

我國新時期統一戰線的任務就是為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實現祖國統一大業。

這次講話,標志著統一戰線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時移世易。統一戰線如何適應偉大的歷史變革,如何肩負起為四個現代化和祖國統一服務的歷史使命?

1979年8月15日至9月3日,中央召開了第14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

9月1日,鄧小平聽取中央統戰部關于會議的情況匯報。指出:

——“新時期統一戰線,可以稱為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愛國者的聯盟。”“現階段的統一戰線可以提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

——“現在最大的統一戰線問題,是臺灣歸回祖國,統一祖國的問題。”

——“知識分子問題,統戰部應注意。知識分子的安排、待遇,包括政治的、生活的……”

……

性質、對象、范圍??鄧小平,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深刻地回答和明確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工作指明了方向。

是時,總設計師那深邃的目光,放眼世界,聚焦大業。

1980年1月16日,中央召集干部會議。鄧小平指出,我們在八十年代要做的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第二件事是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統一;第三件事是加緊經濟建設,就是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三件事的核心是現代化建設。

……

是時,統一戰線逐步撥亂反正,排除“左”的干擾,形成了生氣勃勃的局面。然而,有些人對階級狀況的變化轉不過彎來,不理解階級聯盟變成了政治聯盟。因而,存在著不重視統戰工作,阻礙統戰政策落實的問題。這不利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偉業匯聚偉力,偉力成就偉業。

研究如何落實政策,鞏固擴大統一戰線,為三大任務貢獻力量——1984 年12月21日至1982年1月6日,第15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召開。

一份簡報,引起了中央的重視:一個省開統戰會議,一個書記都不去,而另一個部門開會,四位書記都去了。

1982年1月3日,中央書記處專門聽取了會議情況的匯報。中央書記處認為,這次會議主要解決全黨對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長期性和重要性的認識問題。

為此,中央領導提議,由中央帶個頭——

1月5日,中南海懷仁堂。胡耀邦、彭沖、習仲勛、宋任窮等八位領導接見與會代表并講話。時間,用了一整天;8位領導出席,7位講話。這在統戰工作的歷史上是空前的。

這次會議指出,統一戰線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法寶,是全黨的工作,歷來是靠全黨來做的;明確民主黨派、無黨派知名人士等統戰工作對象10個方面;強調落實統戰人士政策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要一個一個人作調查、一樁一樁事具體落實,等等。

一大法寶地位,十個方面對象,一項政治任務,推動了統一戰線全面撥亂反正,形成了更加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將多黨合作的方針發展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確立了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肯定了我國各民族之間已經形成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一國兩制”,一個天才的創造: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2年1月:“在實現國家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1984年6月:“港人治港有個界限和標準問題。必須是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

……

1985年3月,第六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式把“一國兩制”確定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一國兩制”的實施,愛國統一戰線促進祖國統一的積極作用突出起來,“兩個范圍聯盟”其勢然也。

當時,中國正處在深刻的歷史變革時期。改革開放全面展開,兩個文明建設穩步前進,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等等。這些,必然地引起愛國統一戰線的形勢、任務、范圍、對象和工作布局發生深刻變化。

1985年5月20日,中央書記處專門分析了統一戰線形勢,研究了統一戰線工作。

1986年11月27日至12月4日,第16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中心任務,學習、領會、貫徹中央的指示。

鄧小平等中央領導親切會見全體代表,并合影留念。

習仲勛代表黨中央作重要講話。他號召,全黨認清愛國統一戰線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加強和改善黨對統戰工作的領導,完善和發展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妥善處理統一戰線與兩個文明建設的關系、大陸統戰與海外統戰工作的關系,進一步做好統戰工作。

大會閉幕時,習仲勛、陳丕顯、王兆國出席了會議,習仲勛、陳丕顯講話。

這次會議:

——確立了“一個目標”,統一祖國、振興中華;

——提出了“兩個范圍”,一個是由大陸全體勞動者、愛國者組成的,以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聯盟,還有一個是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以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聯盟;

——明確了“三個服務”,為統一祖國服務,為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服務。

一個目標,兩個范圍,三個服務??統一戰線呈現出新的特點,形成了新的格局,團結凝聚起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和愛國者,匯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

圖說:1990 年6 月14 日,江澤民和出席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的代表座談。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風云變幻,中國治理整頓、深化改革進入關鍵的時候。

歷史,又一次走到了重要關頭。

1989年6月28日,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在中南海舉行了黨外人士座談會。

“疾風知勁草,患難見人心。”江澤民重申,我們黨將繼續堅持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變,“一國兩制”的方針不變,對臺灣、香港、澳門的方針不變,既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僑務政策也不變。

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頒發《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多黨合作邁向制度化軌道。

1990年6月11日至15日,第17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召開。

6月11日上午,人民大會堂。江澤民、喬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環等中央領導出席開幕式。會議開始前,同全體與會同志合影留念。

江澤民在開幕式上作了題為《努力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講話,總結了黨的統戰工作的歷史經驗,闡明了統一戰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長期性,明確了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

6月14日,中南海懷仁堂。江澤民、喬石、宋平、丁關根、習仲勛等與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代表座談。江澤民發表重要講話,習仲勛、宋平先后講話。

江澤民指出,統一戰線是個事關全局的戰略問題,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問題之一或基本經驗之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國的統一戰線就是一大特色。

洞徹本質,興象高遠。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認識和把握統一戰線的性質、地位和作用,這是一個重大論斷和創新,這是一種戰略視野和政治大觀。

中國特色,“特”在哪里?就統一戰線而言,“特”就特在: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宗教的“三自”愛國道路和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原則,等等。這些,不正是把馬列主義原理運用到中國的創造嗎?

中國特色,中國道路。堅持中國道路,必須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

東方風來滿眼春。

1992年,鄧小平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浩然詩篇。

199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大會一個創舉: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天地間激蕩起滾滾春潮,統一戰線如何揚起浩浩風帆?

1993年11月3日至7日,第18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召開。

李瑞環發表講話,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愛國統一戰線六大職能,明確了統一戰線獨特的優勢和作用,凸顯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統一戰線存在、發展的客觀必然性和極端重要性。

11月7日,全體中央政治局常委與出席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的部分代表進行座談。江澤民發表重要講話,并在談到民族宗教工作時指出:民族、宗教無小事,全黨都要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

這一論斷,如長鳴警鐘——

它警示我們,民族、宗教問題歷來是十分復雜的問題,也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普遍性問題。這些年世界上發生的戰亂和沖突,大多與民族、宗教問題有關。

它告誡我們,民族、宗教問題是關系我們國家統一、社會穩定、邊防鞏固、建設成功的大問題。

世紀之交,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國內改革開放深入發展,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統一戰線面臨的形勢任務發生了深刻變化。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中國的經濟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革,出現了私營企業主等社會階層。

如何看待這些階層?這是一個重大的政治社會問題。

2000年12月4日至6日,第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召開。

12月4日上午,京西賓館。江澤民代表黨中央在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李瑞環主持會議。李鵬、朱镕基、胡錦濤、尉健行等出席會議。12月6日下午,李瑞環同與會代表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

江澤民在講話中,提出個體勞動者和私營企業主“他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了力量,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

2001年,江澤民在“七一”講話中指出,私營企業主等新的社會階層“他們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2002年,在黨的十六大上,江澤民進一步明確指出,私營企業主等社會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至此,標志著私營企業主等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科學論斷正式形成。這一論斷以鮮明的時代特征,科學概括了新的社會階層的本質屬性。

“建設者”概念的提出,是一個重大論斷:它關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關系我們黨的階級基礎和執政基礎,也關系統一戰線的內部構成和性質。

2004年,全國人大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構成完善為今天的“四者”聯盟。

“建設者”概念的提出,推動了統一戰線政策和實踐的發展。如,私營企業主加入中共黨組織,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作政治安排,擔任工商聯會長(主席),開展評選表彰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活動,等等。

在講話中,江澤民還提出“三個絕不能”的重要論斷,進一步強調了統一戰線的極端重要性;提出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征,揭示了中國政黨制度的巨大優勢,也明晰了中國政黨制度同國外一黨制和多黨制的根本區別;提出衡量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標準,從理論上廓清了一些人把西方政黨制度模式作為判斷標準的認識誤區……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為世紀之交的統一戰線開辟了新境界。

這次會議,著重研究和明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社會的一致性和多樣性是統一戰線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基礎,大團結、大聯合是統一戰線永恒的主題,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是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擴大為12個方面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特別是明確規定省及省以下黨委統戰部部長,由于工作需要,又有條件的,要由黨委常委擔任,為加強黨對統戰工作的領導提供了組織保障。

會后,中共中央下發了《關于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決定》。

圖說:2004年1月17日,在中共中央舉行的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胡錦濤與中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王選親切握手。

歷史的鐘聲響起,人類步入新世紀。

時間在這一刻,凝結著影響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特殊意義。

新世紀之初,2002年歲末,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

黨中央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也推動著統一戰線事業闊步向前。

2002年12月23日上午、24日上午、27日下午,胡錦濤履新伊始,就踏雪走訪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共商多黨合作大計。

中共黨的最高領導人走訪各個民主黨派中央機關,這還是第一次。

冬日的北京,洋溢著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親密友黨的摯情厚誼。

2005年3月,胡錦濤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提出四點意見。2005年4月,胡錦濤邀請連戰率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訪問大陸,并舉行正式會談。

這是60年來中國國民黨主席第一次率團訪問大陸。這是60年來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正式會談。

……

黨的領導人高度重視,躬身親為,引領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航船揚帆遠航。

一系列法規出臺,一系列文件頒發,一系列各領域會議召開,一系列重大舉措實施——

2004年11月,《宗教事務條例》頒布。

2004年12月,首次表彰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大會在北京舉行。

2005年2月,頒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

2005年2月,全國僑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2005年3月,《反分裂國家法》頒布。

2005年5月,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四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同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和部署民族工作。會后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

2006年2月,中共中央頒布《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

……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蓬勃發展,各領域工作的深入推進,要求從全局統籌謀劃,需要出臺綜合性綱領文件。

2006年7月10日至12日,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隆重召開。

7月10日上午,會議開幕。胡錦濤發表《不斷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講話。

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干出席。賈慶林主持會議。

會前,胡錦濤、賈慶林等中央領導多次聽取匯報、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題討論了會議文件。

強調重要地位、明確重大理論政策、部署主要任務……?胡錦濤對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帶有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了精辟而深刻的闡述,為開展新世紀新階段統戰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據。

回眸歷史,講話中的幾個第一次,閃耀著理論的光芒。

——第一次提出“三個法寶”的重大論斷:“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

從“一大法寶”到“三個法寶”,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折射出的是黨的歷史方位和歷史使命的變化,揭示了統一戰線歷來是為黨的總路線、總政策服務的實質和內核,生動詮釋了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在黨執政興國中的極端重要性。

——第一次提出“五大關系”的重要論述: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這是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中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一些重大關系,也是統一戰線需要全面把握和正確處理的重大關系。

關系反映特點,體現規律,蘊集力量,也催生力量。促進和實現五大關系和諧,形成社會各方面成員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共謀發展的局面,是實現黨長期執政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也是統一戰線蓬勃發展的力量源泉。

——第一次系統闡述新的社會階層工作“20字方針”:充分尊重、廣泛聯系、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重大論斷,解決了新的社會階層的政治屬性的科學定位,“20字方針”的提出,為開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提供了基本政策依據。從此,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成為統一戰線工作新的著力點。

……

7月24日,中共中央頒發了《關于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意見》。

《意見》指出: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呈現出新的重要特征,具有空前的廣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鮮明的多樣性和顯著的社會性;工作范圍已經發展為15個方面,工作的重點是黨外代表性人士……

會議講話和《意見》,成為指導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2007年8月23日,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黨校聯合舉辦學習貫徹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專題研討班結業座談會。賈慶林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促進發展作為統一戰線成員團結奮斗的第一要務,進一步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愛國統一戰線,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作出新貢獻。

實踐在向深度和廣度拓展延伸,一連串大動作大舉措,在統一戰線長空里劃出光耀歷史的彩虹。

歷史的豐碑,由無數個“首位”、“第一”壘砌:

2007年4月,萬鋼擔任科學技術部部長。他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首位擔任部長的民主黨派人士。萬鋼時任中國致公黨中央副主席。

兩個月后,無黨派人士陳竺被任命為衛生部部長。

2012年2月,中共中央下發《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制定的關于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專門文件,在統一戰線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歷史的根脈,兩岸相連。一灣淺海,豈能阻隔。

2008年11月,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運協議、郵政協議、食品安全協議簽署。這宣告兩岸同胞盼望已久的兩岸直接通航、通郵即將變成現實。

2009年8月31日,兩岸定期直航航班正式開航,大陸16個航點的飛機首飛臺灣。兩岸“春節包機”、“節日包機”、“周末包機”,已成昨日。

歷史的機緣,有其偶然,亦必然。

2010年,一年,中央發布5個文件:《關于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意見》,《關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肅青海四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工商聯工作的意見》,《2010—2020年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改革和發展綱要》等。

力度, 強度, 在統一戰線歷史上少有。2010,載入統一戰線史冊。

圖說:2015年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聽取委員們的意見和建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等參加了看望和討論。 新華社記者 鞠 鵬 攝

承續光榮與夢想,肩負使命與責任。

2012年11月8日,北京,舉世矚目的中共十八大召開。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華燈璀璨,鮮花綻放,氣氛熱烈莊重。

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站在歷史的潮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高高擎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藍圖壯麗鋪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航程昂然開啟。

2012年11月29日。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習近平首次提出“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鏗鏘話語,不息回響: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中國夢,必須匯聚中國力量。

力量從哪里來?中共十八大莊嚴宣告:

“統一戰線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重要法寶。”

追尋時代的腳步,統一戰線面臨的社會環境在發展,在變化。

——民營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不少優秀人才特別是“海歸”中的優秀人才,尚未納入視野和工作范圍;

——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利益訴求更加多樣化;

……

中國夢想的實現,社會環境的變化,呼喚統戰理論的創新,引領統戰政策的變革。

歷史節點,內有乾坤。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把統一戰線事業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部署和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第一個重要批示就是關于統戰工作的。多次發表涉及統一戰線的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為統一戰線應對復雜形勢、破解復雜矛盾指明方向。

——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專題研究統戰工作。

——把民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就重大問題在決策前和決策執行中進行協商,利用多種形式和場合,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廣開言路,匯集智慧,凝聚共識。

——以中共中央的名義下發《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

——頻頻參加統戰活動,看望慰問統戰人士。

2012年12月24日全天和25日上午。北京。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分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順利實現新老交替僅3天,習近平、俞正聲冒著嚴寒,一一登門走訪8個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

在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換屆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分別出席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賀詞。換屆后,俞正聲逐一與新老領導班子成員親切座談,共話未來。

親密友黨,肝膽相照。在這里,詮釋,演繹。

2013年2月6日下午。中南海。習近平總書記邀請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新老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

習近平指出:各民主黨派是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這一重大論斷,進一步明確了當代民主黨派的基本屬性、歷史方位、時代使命和目標追求,是多黨合作理論的重大創新。

這一重大論斷,蘊含著對多黨合作事業的戰略思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事關我國多黨合作政治格局的鞏固,事關我國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優勢的體現,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

2013年10月21日,人民大會堂。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

“在億萬中國人民前行的偉大征程上,廣大留學人員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廣大留學人員要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把自己的夢想融入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史冊之上。”

殷殷之情,切切之望。

2013年12月31日,全國政協舉行新年茶話會。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尋求最大公約數,凝聚改革共識,匯聚改革正能量。”習近平指出。

“最大公約數”,是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需要,體現的是共產黨人的氣度和胸懷。

2014年2月18日,釣魚臺國賓館。迎賓廳門外,習近平總書記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親切握手。

“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兩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黨派,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來,讓我們共同的中國夢早日成真”。

兩黨之情,兩岸之誼,跨越了臺灣海峽……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習近平到新疆考察,深入天山南北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農戶家中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調研。

“新疆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要放在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上”,“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

2014年9月21日,全國政協禮堂。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我們要堅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民主才能永不休眠,才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2014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

“做好民族工作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順應各族群眾新期盼”,“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是黨中央、國務院的莊嚴承諾。

2015年2月11日,人民大會堂。習近平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歡聚一堂,共迎新春。

“要著力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統一戰線有自己的優勢,應該完全能夠為落實“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作出貢獻”。

目標已清、方向已明,統一戰線奮勇向前!

2015年3月4日,北京會議中心。習近平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一條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我們應該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堅定不移攜手實現民族復興。”

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條例》明確統一戰線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方向原則,規定了各領域統戰工作的方針政策。這是中國共產黨關于統一戰線工作的第一部黨內法規。會議強調,各級黨委要切實擔負起學習、宣傳、貫徹條例精神第一責任人的職責,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把條例各項規定落到實處,鞏固發展全黨重視統戰工作良好局面。

時代的腳步,不舍晝夜;

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

94個春秋,中國共產黨的巨輪乘風破浪。兩個“百年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畫卷波瀾壯闊。

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的領導人的關懷下,中國統一戰線如一朵艷麗奇葩,怒放在百年夢圓的中華大地上,怒放在從新民主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上!(作者:吳寶通 靳賢鋒 成 琳 劉 麗;來源:《中國統一戰線》雜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静宁县| 库车县| 桐庐县| 桃园市| 安康市| 海安县| 慈利县| 广昌县| 彩票| 黔东| 石首市| 新营市| 北碚区| 黄山市| 资源县| 揭阳市| 庄浪县| 大丰市| 封开县| 玉门市| 精河县| 池州市| 西安市| 延安市| 玛曲县| 微山县| 正安县| 平顶山市| 绥化市| 逊克县| 乐都县| 丰县| 松潘县| 石景山区| 都江堰市| 库尔勒市| 永春县| 佛教| 惠州市|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