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屆十四次常委會7月6日上午舉行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邵鴻代表致公黨與九三學社組聯合視察團做《提升國有大中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一支我國產業技術創新的骨干隊伍》的發言,提出建立企業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有效機制、增加政府對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科技投入等六點建議。
邵鴻在發言中說,國有大中型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肩負著重大的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促進國有大中型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不僅是國有企業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國際競爭能力的需要。提升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對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邵鴻在發言中建議,一是要建立企業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有效機制,增加政府對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科技投入。改革科技計劃支持方式,支持企業參與國家和地方的科技計劃;建立有效機制,使國家科技計劃充分反映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科技和項目需求。 二是要加強國有大中型企業研究開發和產業化基地建設,促進產學研結合,增強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有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國有大中型企業科技創新基地建設,以項目為依托,對國有骨干企業技術中心給予持續、穩定的支持。 三是要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提高企業創造、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通過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支持,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努力掌握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以知識產權許可為紐帶,促進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科研開發和知識產權方面的分工與合作,合理分享創新成果;建立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專有技術、商業秘密進行保護的有效機制。四是要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吸引和培養一批創新型科技人才,激勵優秀人才為企業自主創新建功立業。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中落實技術、知識和管理要素參與分配的有關政策,通過股權期權等激勵機制,鼓勵高技能專業技術人才在國有企業創新創業。 五是要深化改革,強化國有大中型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機制。深化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推動國有企業進一步轉變觀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體制創新推動企業科技創新。 六是要完善自主創新的相關政策,為國有大中型企業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當天上午,共有12位全國政協常委和全國政協委員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問題作了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主持全體會議。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忠禹、李貴鮮、張思卿、白立忱、羅豪才、張克輝、周鐵農、郝建秀、陳奎元、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徐匡迪、李兆焯、黃孟復、李蒙、張梅穎、張榕明,秘書長鄭萬通出席會議。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應邀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