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人生的刻度上有多少個十年?屈指可數。而在歷史的長河里,十年,只是滄海一粟。十年的意義,因人而異、因時代而異。
自從中共十八大勝利召開,十年櫛風沐雨,十年砥礪奮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回顧自己十年,看到了一個民主黨派人士、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日漸成熟的身影,這是個人的成長歷程,也是國家統一戰線方針政策下民主黨派發展的微縮影。
2013年底,我從長春應用化學所回到南昌大學任教,擔任轉化醫學研究院的研究員。推開大門,空蕩蕩的實驗室里,一把拖把是我的唯一“裝備”。作為一名普通青年教師,不得不面臨著名氣小、招生難、科研方向不定的重重阻礙。朝七晚十是工作常態,但結果卻并不如人意,危機感時時刻刻圍繞著我。
行遠自邇 篤行不怠
走遠路必須要從近處走起,履行所學,毫不倦怠。
2015年,是我到南昌大學的第二年。為了解決招生難的問題,我開設了3D打印與生物納米技術實驗技能訓練課。起初,學生都被不點名、不考試的課程特色吸引;可后來,大家竟逐漸沉浸在課堂輕松自在、天馬行空的氛圍中。每當我被一些新穎的文獻內容所啟發時,都想在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討論,秉持著自由開放的理念去扮演好一名教師角色。
我認真地走著屬于我的道路,和大家一起成長學習,逐漸成為學生們口中的“人氣老師”,這也更加堅定了我繼續走下去的決心。
初心如磐 奮楫篤行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科研方向如何確定也是我的一大難題。
永遠向著有結果的人學習,因為結果不會說謊。感謝江風益院士帶給我的啟發,讓我找到了真正熱愛的科研方向——光響應醫用材料。我選擇光響應材料,首先因為這是一個具有高經濟附加值的交叉學科前沿方向,可滿足人民對于健康生活的需求,符合“四個面向”的政策引領,是一個國家需要做好的研究方向。此外,從學科積累上說,我校在材料學、化學、生物醫學等相關方向的ESI排名,都位居世界前1%,在長波長高質量光源方面,更是有多項達到世界領跑水平。因此,“光健康材料”也是一個能在南昌大學做好的方向。那么,既然確定了一件事,就要像磐石一樣堅定,才能把事情做好。
2016年,我專注于光照智能創面管理系統的研究;2018年,開展了金黃光生物效應的系統研究;之后,始終圍繞氧化鋅這種典型無機抗菌材料進行研究,構建出一系列光響應氧化鋅醫用材料。功夫不負有心人,光照牙齒無損美白、光照溶栓以及光照抑郁治療等相關技術多次實現突破,尤其在氧化鋅細分領域位居世界前列。科技發展還需科技自強,我拒絕了英國公司高額報酬,選擇與國藥集團合作建設國際首條長波長光響應氧化鋅生產線,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爭取早日讓科技創新成果飛入尋常百姓家。
除了深耕科研領域,我秉持教育初心,不忘傳承使命,以科技人才培育為己任,履行九三學社社員的建言獻策職責,相關提案在九三學社全國青年提案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得到了九三學社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
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感謝黨和國家為我們每個平凡人提供的和平自由、繁榮發展的大環境,個人才能得以成長!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2022年,是我來到南昌大學的第十年,也是意義非凡的十年。
如今的我,已然褪去青澀。從實驗室只有一把拖把到如今擁有原子力顯微鏡、冷場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價值不菲的大型儀器,從一名普通青年教師蛻變成了如今的二級教授,同時擔任了南昌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九三學社江西省委青工委副主任、江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等職務,并獲得了醫學技術類國家百千萬人才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和醫療器械類“長江學者”青年學者稱號。
站在時代洪流中,依然覺得自己渺小平凡。其實,能在自己熱愛的科研領域中做著真心熱愛的事情,還能有可愛的學生們陪伴,我已然知足;然而關于光響應醫用材料的開發與應用我不知足,以氧化鋅為代表的光響應醫用材料的研發不會停下腳步,努力讓中國“鋅”花開遍地,生生不息。
一直以來,我為自己是一名九三人深感自豪。這不僅僅是作為一名民主黨派成員的自豪,更是新時代知識被重視、被支持、被肯定的自豪。我深知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只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國家政策的支持中,享受到了時代的紅利,才成就了現在的自己。個人發展始終是與國家緊緊相連的,從中共十八大到中共二十大,是國家非凡的十年,也是我小小個人的非凡十年!
做好自己,堅持熱愛!未來已來,未來我來!(作者王小磊系南昌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二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