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的專利價值直接體現了企業的創新能力,決定了企業未來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源動力。”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四川大學副校長褚良銀,今年關注的重點之一是關于大力培育中小企業高價值專利方面的探索。
在褚良銀看來,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在創新領域最為活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高價值專利,是企業競爭、產業升級的迫切需要,更是實現國家經濟轉型、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四川大學副校長褚良銀
如何厘清發展新質生產力與中小企業高價值專利間的邏輯關系?褚良銀認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核心就是創新。而中小企業的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源泉之一。“創新最核心的就是要形成高價值專利,其轉化、發展、布局等則是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核心及途徑之一。”
在長期的調研中,褚良銀發現,我國中小企業培育高價值專利目前仍存在幾個主要問題,其中包括: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升,高價值專利產出能力不足;缺乏專利戰略,對高價值專利的布局不足;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不完善,高價值專利培育缺乏政策和服務環境。
針對以上問題,褚良銀建議,一方面大力提升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高價值專利源頭供給。比如政府部門要出臺相關激勵政策,鼓勵中小企業加大對核心技術研發的投入,確保研發工作的高效開展,提高研發效率和質量,促進高價值技術成果的產生。其次,要積極發揮政府部門集聚創新資源的作用,如鼓勵組建知識產權聯盟,引導開展訂單式研發和投放式創新。再者,要加強以中小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合作,樹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中小企業要加強對高校科研院所創新成果的引進、消化吸收,共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讓中小企業快速獲益成長。
另一方面,積極引導中小企業推進實施專利布局,形成高價值專利組合。其中包括:制定專利申請和保護策略,核心產品技術在進行研發階段,就要開始專利布局,形成“1+N”的專利組合;引導中小企業開展專利導航;引導中小企業開展海外專利布局,讓專利先“走出去”等。
此外,建立健全高價值專利管理、運營和轉化全過程體系,幫助中小企業提升專利價值。例如建立完善的專利管理制度;引導中小企業制定科學的專利戰略和規劃;加強多方聯動,實現中小企業價值優化。在專利運營和轉化過程中,要注重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推動企業之間、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專利運營的風險管理和評估,確保專利運營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