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張銘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于3月5日在北京開幕。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關鍵之年召開的重要會議,作為連任兩屆的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四川省委會副主委、自貢市委會主委,自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張銘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帶著一年來深入基層調研的成果,議發展、話民生、談愿景,滿懷期待趕赴這場“春天的盛會”。
關注低空經濟“新賽道”
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叮囑,“我們在新賽道上不能掉隊”。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亟待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強化科技創新之“進”,拓展產業創新之路,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才能為經濟穩增長注入新動能。陳張銘認為,奮力開辟低空經濟“新賽道”,既時不我待,也前景廣闊。
“從農業植保到電力巡檢,從物流配送到旅游觀光,從環境監測到應急救援,低空經濟賦能千行百業。”陳張銘表示,隨著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提出打造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北京、廣東、安徽、四川等至少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低空經濟”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低空經濟迎來多方布局,成為發展新動能的重要領域,而低空經濟更是成為網絡熱詞。低空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航空產業的機遇,更是千行百業的機遇。
“‘低空經濟’正處于探索、創新階段,相較于高空飛行成熟的空域管理和商業運營,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尤其是在自貢航空產業園調研中,他看到了航空產業成長的艱辛。陳張銘表示,低空經濟領域尚處于起步階段,場景應用需要進一步拓展,政策法規需要進一步完善。他認為,發展低空經濟既要積極推進,又要理性布局,前瞻性地從優勢條件、實踐探索、政策取向幾個重點方向去考慮。
聚焦民生關切“新熱點”
每一年參會履職,陳張銘都有清晰的目標,那就是“為發展建言獻策,為民生呼吁奔走”。在本次兩會上,以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為主題,陳張銘在調研后提出了《關于強化城鄉居民參保義務的建議》。
“近年來,居民醫保參保人數有所下降,這不利于充分發揮保險的大數法則效應和互助共濟功能。”“如果出現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由個人全額負擔,造成家庭經濟負擔嚴重、因病致貧返貧,甚至出現社會不穩定風險。”陳張銘講出了自己的擔憂。他希望能加快基本醫療保障立法進程,明確城鄉居民參加居民醫保的法定義務,同時依法保障低保對象應保盡保。
聚力高質量發展“突破點”
“助推高質量發展是我的愿景”,陳張銘希望自己提出的建議能轉化為深化改革、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政策措施。
彩燈產業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以久負盛名的自貢彩燈為例,自貢彩燈產業已發展為自貢文化產業的主要支柱,年產值高達50多億元。然而,陳張銘在調研中發現,彩燈產業逐漸進入了“瓶頸期”,產業準入門檻過低、同質化競爭激烈、品牌保護意識差、燈組設計與施工落地矛盾、展覽服務質量不優等問題近年來愈發突出。“在這種困局下,標準化建設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為此,陳張銘專門提出了《關于加快彩燈文化產業標準化建設的建議》,希望通過自貢乃至全國的彩燈文化產業標準化建設解決這些現行難題,倒逼傳統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圍繞清潔能源氫能發展,陳張銘在調研后撰寫了《關于支持建設氫能裝備制造和應用基地的建議》,建議明確加氫站行業的主管部門,指導地方政府部門制定加氫站管理辦法,支持建設氫能裝備制造基地和應用基地,推進示范應用項目,給予示范應用項目建設、氫能裝備研制、氫能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專項政策支持。這是陳張銘連續第6年在全國兩會上為氫能產業發展發聲。
六年來,陳張銘在一次次走訪中傾聽著民情民聲,在一場場座談中收集了意見建議,在一份份議案中傳遞著人民心聲,也在一次次履職中獲得了成長。有些建議得到了全國人大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這些建議從文字變成了政策,從“紙面”走向了“地面”。在他看來,只有心為民所想、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才能不辜負人民群眾對他沉甸甸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