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高校作為培養未來科技創新人才的主要場所,近年來在國家科技創新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如何推動高校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規范加強有組織科研,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正是冷向陽委員關注的重點。
冷向陽認為,隨著我國對科技創新需求不斷提升,高校科技創新面臨著新的時代要求,傳統以自由探索為基礎的科研模式存在系統性不強、同質化問題嚴重、科研成果轉化率和應用率相對較低等問題。對此,冷向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制度先行,筑有組織科研之基;優化管理,展有組織科研之翼;建人才高地,立有組織科研之本;多學科協作,建有組織科研之網;聚焦難題,鑄有組織科研之劍。”
冷向陽表示,要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優化科研資源配置,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激勵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冷向陽說,要對科研要素進行有組織整合,建立高效的運行機制,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引導高校科技成果評價由“成果數量”向“實際貢獻”轉變。
冷向陽認為,要瞄準國家急需的“高精尖缺”領域和長遠發展目標,依托一流大學,篩選和打造一批以戰略科學家為核心的創新團隊。要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和待遇保障,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和創造力。
“要引導、組織高校打破學科壁壘,推動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之間的交叉融合和協同創新,發揮群體效能。”冷向陽建議,要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的實質性合作,主動組織、參與重大的多學科、跨學科國際研究計劃,形成開放合作的科研創新體系。
此外,冷向陽還提出,要聚焦領域內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集中優勢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加強獨創性研究,提升我國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競爭力,牢牢把握中國智造的根本和主動權,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真正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