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縣治,天下安;鄉村治,百姓安。法治是維護社會穩定也是推進社會發展的基礎,農村法治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吉林省委主委冷向陽就“加強農村法治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相關話題,圍繞事關我省振興發展的工作建言獻策,助力吉林全面振興。
冷向陽認為,在長期實踐中,我國農村社會治理法治化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時也面臨一些現實問題,如農村社會治理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法治思維不強、法治人才匱乏等是制約農村法治建設的主要因素。“當前,各種城中村改造及城市不斷向周邊地區延伸等城市化建設項目落地,農村地區逐漸向城市化不斷演進,農村面貌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冷向陽建議,出臺更多涉農惠農的相關法律,進一步規范各項涉農問題的行政法規,實現“三農”問題法治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建議強化鄉村司法保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完善基層司法機關工作機制、保障民眾起訴的程序、減免各種訴訟費用,從多方面幫助村民解決急、難、愁、盼的法律問題;加強鄉村法治宣傳教育,提升法律文化品質。開展鄉村法治建設要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向村民廣泛宣傳我國的法治精神,提高鄉村整體法治水平;提升鄉村公共法律服務,拓展多元訴求渠道。提高公共服務設施的覆蓋程度,配備專門的公共法律服務機構,開通門檻低、收費低、程序簡單的多元訴求渠道,及時化解鄉村地區的各種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