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北京市委主委劉忠范認為,體制機制改革是關鍵,要著力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骨干企業。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是2018年10月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盡管只有五年的歷史,已成為全球知名的石墨烯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孵化高地。“矢志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是BGI快速發展的金鑰匙。”劉忠范總結經驗認為,全新的體制機制推動了從基礎研究、規模化制備到產業落地的飛速發展。目前,研究院人員規模逾400人,年產值近億元,已成功地將石墨烯材料應用于風電葉片、地鐵等領域,榮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國專精特新百強冠軍企業等諸多榮譽。
“產學研協同創新有兩種不同的組織模式。”劉忠范說,一個是擁有自己的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的單一利益主體的科創企業模式;另一個是政府主導的、由多個利益主體構成的創新平臺模式。企業是“一臺機器運轉”模式,而創新平臺是“多臺機器協調運轉”模式,操作難度和效率完全不同。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充分尊重和信任企業家,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文化,助力企業發展,繁榮市場經濟。此外,在體制機制上,應探索“一對一孵化”的企業捆綁機制,培育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骨干企業。
劉忠范還建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經費保障。“BGI專注于石墨烯材料的規模化制備,年研發投入達2億元,這也是BGI發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他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