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楊武云將目光聚焦于種質資源保護和種業發展。作為一名致力于小麥種質資源創新與遺傳育種研究的專家,他深知種業發展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希望通過這些建議促進中國種業發展。
聚焦種業安全
建立品種權保護法律體系
“這些年國家高度重視種業發展,但最重要的問題是種業創新在沒有知識產權保護的情況下,會導致動力不足,如果品種權被侵犯了,實際上對原創影響是很大的?!睏钗湓频膱F隊在四川省農科院下屬畜科院培育出了“川香黑豬”和“川藏黑豬”兩個優質豬品種,然而,由于缺乏相應的品種權法律法規的保護,科研團隊和企業無法從中獲得應有的回報,相關企業趁機進行假冒侵權,這無疑阻礙了科研成果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在糧油種質的品種權保護體系上已經相對完善,但畜禽、水產和蠶桑等領域仍然存在空白?!睘榱诉M一步促進中國種業的創新,楊武云建議建立畜禽、水產和蠶桑等動物的品種權保護法律體系。這將有助于激發科研機構和企業對育種的積極性和投入,進而推動整個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強化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
建立中國夏糧油“夏繁基地”
“通過第三次農作物種資源普查,中國已經收集和保護了一大批具有獨特價值的種質資源。接下來,對已有和特有種質資源的深度評價和深入研究將發掘出更多優良基因,為育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利用先進的生物育種技術,如轉基因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將有助于整體提升種業創新能力和水平?!睘榱颂嵘N業創新能力,楊武云強調了種質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并建議加快推進中國夏糧油的發展。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種業安全和種業振興,已在海南島建立了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糧油作物南繁科技創新高地并形成了我國秋糧油作物“南繁硅谷”。然而,我國夏糧油作物的夏繁工作分散,處于打游擊狀態,嚴重影響國家整體種業安全?!睏钗湓平ㄗh,利用四川的地理優勢,在阿壩州馬爾康建立中國的夏糧油“夏繁硅谷”,并希望以崖洲灣種業實驗室為牽頭的基礎上,在全國各大區域建立完善的種業創新實驗室。
推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建立科普基地宣傳農業文化
在談及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時,楊武云說,農業科學技術不僅能夠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還能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拔覀兊霓r業生產鏈條,是一條綠色發展的鏈條,從品種改良到綠色生產技術、綠色加工、綠色儲藏到最后從田間到餐桌這個過程中,是科技支撐農業現代化發展成果的一個體現,同時這些多元化的產品能夠豐富市場和社會的需求,也能夠促進物質文明的發展?!?/p>
此外,楊武云還提出了農業與旅游、農耕文明、科普相結合的發展思路。他建議在四川省建立一個集種質資源、農耕文明和科普于一體的科普基地,向社會各界開放,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傳承古老的農耕文明。
在四川建設更高水平、高質量天府糧倉的大背景下,楊武云表示,要利用種質技術和產業發展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皩τ谝恍┥a水平相對落后但地理和生態環境有優勢的地區,如甘孜、阿壩、涼山等地,可以利用其優良品種和提供技術支持,建立有機、高質量、高品質的農產品基地,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還建議,加強新型農民人才隊伍的培養力度,培養適合鄉村振興建設所需的種植、養殖、管理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