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培育好新質生產力,本質還是依靠高新技術來推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如何依托信息技術不斷提升新質生產力發展速度和水平,滿足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需求,這是我關注的重點內容。”全國兩會期間,圍繞集成電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等議題,央廣網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九三學社陜西省委原主委、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郝躍。
作為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集成電路近年來備受關注。作為我國著名微電子學專家,郝躍長期從事寬禁帶半導體高功率微波電子學領域的研究和人才培養,開拓、引領了我國第三代半導體電子器件與材料的發展,創建了我國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外延生長、器件結構以及制造工藝的理論與技術體系,為我國在氮化物第三代半導體電子器件步入國際領先行列作出重要貢獻。
2023年5月26日,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部署,郝躍擔任編寫組組長、學科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共同研究編撰的《中國集成電路與光電芯片2035發展戰略》正式出版。書中提到,加強自主集成電路與光電芯片技術的研發工作,布局和突破關鍵技術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集成電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當前的重大戰略需求。
“集成電路與光電芯片技術是信息產業的基石。”郝躍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半導體芯片與集成電路產業已取得長足進步,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市場,但總體而言,我國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大而不強,應將資源聚焦在應用技術層面和產業化方面,急需加強原始創新。他從加強政策引導、科技創新、人才建設等方面帶來自己的建議。
郝躍建議,繼續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制定符合國情和新形勢的產業政策,進一步強化在核心技術研發創新、擴大投資規模、助推創新企業壯大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視并加快優秀人才的引進和培育,依靠企業家實現集成電路產業的健康發展。
“2008年,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啟動實施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專項和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啟動國家03專項(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這對于我國半導體芯片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郝躍建議,繼續加大對集成電路研發和重大裝備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啟動國家在集成電路領域的科技重大專項,推動關鍵設備、材料、器件發展,使我國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在已有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地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要。
郝躍認為,科技創新尤其離不開高質量人才,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因素。“黨的十二大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政府工作報告也對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出了部署。希望下一步針對支持中西部高校建設推出具體措施。”他說。
郝躍還建議,加大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對年輕學者的支持投入,盡可能地給年輕學者減負,多管齊下,讓更多年輕科技工作者心無旁騖地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推動自主創新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我想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我國科技、教育、人才的發展一定會取得重要成效,實現體系化、高質量地培養集成電路人才,提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核心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