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社員、健康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金方
近年來,隨著我國兒科就診率不斷提高,兒童用藥市場需求日益增長。但兒童專用藥品較少,相對應的適宜劑型、規格缺乏,藥品說明書兒童用藥信息缺失等情況仍較為普遍。
現狀:兒童用藥經常無藥可用或者超說明書用藥
《2022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顯示,2021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兒科門急診量為5.0億人次。
“這說明,兒童用藥市場需求旺盛。但在兒童用藥的合理性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全國人大代表、健康元首席科學家金方說,很多時候人們只能選擇將成人藥物按比例劃分出合適的劑量給兒童,或兒童直接使用成人劑量,導致兒童合理用藥的風險明顯增加。
比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是國內外哮喘控制治療的一線藥物,國內臨床廣泛用于兒童,常見兒童使用成人劑量。“國內兒童劑量基本達到美國和日本成人的劑量水平,每日給藥劑量明顯大于美國和日本的兒童劑量。”
她補充說,兒童用藥臨床試驗難度大、高投入、高要求、市場規模小、兒童用藥小規格獲利低的現狀,讓很多制藥企業缺乏積極性,使得兒童用藥經常面臨無藥可用或者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
從三個方面破解難題
金方表示,目前,我國兒童藥物研發的激勵策略存在針對性不強、激勵不能具體量化等問題,同時缺乏對兒科藥物研究的針對性指導。
為此,她建議:
1.進一步加速審評進度,保障兒童用藥可及性。有必要不斷完善政策,鼓勵、支持兒童用藥研發和生產,減少不必要的針對兒童開展的臨床試驗。進一步支持開發符合兒童生理特征的兒童用藥新品種、劑型和規格,對兒童用藥予以優先審評審批。
2.及時完善兒童用藥差比價規則。建議擴大政府定價的藥品范圍,同時加快差比價系數規定的劑型的調整和補充,尤其是吸入制劑等高端復雜制劑,這些新劑型是當前醫療工作診療規范和指南中明確指出的不可或缺的劑型。
3.加強公眾宣傳,提升社會重視度。加強兒童用藥劑型特點及臨床合理用藥在專業和公眾人群中的知曉度宣教,使臨床醫生的用藥指南、理念等與國際接軌。開展針對兒童家長的安全合理用藥科普宣教,提升整個社會對兒童安全合理用藥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