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97成人资源,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密碼:

支持高水平大學以高質量基礎研究推動科技自立自強


1000105149.png

《人民政協報》(2024年07月13日  第05版)

全面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培養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從事基礎研究的拔尖創新人才隊伍,更好地支撐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高水平大學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更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原始創新的發源地。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首次系統闡明科技強國五方面基本要素,為高水平大學做好新時代基礎研究工作,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進入新時代,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2023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超過3.3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4%,研發人員全時當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基礎科學研究、原創性理論突破等方面還相對薄弱。近年來,高校作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承擔了全國60%以上的基礎研究、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為基礎研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加快推進科技強國建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廣大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學必須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著力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在實現科技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過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支持高水平大學加強拔尖人才培養。中共二十大將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統籌考量、一體規劃,為新時代高校提升基礎研究能力指明了前進方向。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基礎研究離不開創新人才的支撐,而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是高水平大學拔尖人才培養質量,實質是人才引領,核心是高層次人才的培育。支持高水平大學圍繞國家戰略亟需,瞄準基礎研究前沿和關鍵領域,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加快構建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有針對性地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將基礎研究優勢轉化為高質量育人能力,全面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培養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從事基礎研究的拔尖創新人才隊伍,更好地支撐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支持高水平大學深化機制改革創新。基礎研究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高校應不斷創新組織和運行機制,聚集優勢資源,面向國家急需、行業所需建立基礎研究學科特區、人才特區。支持高水平大學設立新型科研組織,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支持基礎研究人才勇于開展“從0到1”的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產出原始創新成果。同時,建立國際基礎研究合作機制,主動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集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資源和創新要素,支撐我國在全球基礎研究生態系統中占領先機。支持高水平大學積極探索推進基礎研究評價制度改革,加強對基礎研究重大問題凝練、資源配置、協同合作,引入多元化評價標準,優化構建質量導向、分類分級、注重創新的基礎研究評價體系,為潛心于基礎研究、致力于解決基礎研究重大問題的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支持高水平大學建立協同支撐體系。在當今全球知識經濟快速崛起的時代背景下,高校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載體,其發展與國家戰略目標、行業產業的緊密對接顯得尤為重要,不僅關乎高校自身的內涵建設,更直接關系到國家長遠競爭力的塑造與提升。支持高水平大學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需求,構建與企業、科研機構、政府等多方共建聯動機制,提高合作的組織化程度,建立不同層級的基礎研究支持協作體系。各級政府加大高校基礎研究投入,結合基礎研究周期長特點,持續調整競爭性經費和穩定性經費的財政投入比例,尤其是提高穩定性支持的比例。建立健全基礎研究與經濟社會發展合作共贏的利益機制,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撬動作用,引導龍頭企業、行業組織在高校設立基礎研究聯合基金、專項項目。高水平大學要以更加主動的精神和更加有效的作為,推進基礎研究與產業有效鏈接、有機融合,搭建協同創新平臺、構建協作網絡、培育創新生態,推動基礎研究實現重大突破,服務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壯大。

支持高水平大學厚植創新文化土壤。遵循基礎研究的基本規律,支持高水平大學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營造出開放包容、風清氣正的創新文化氛圍,保護基礎研究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支持基礎研究人才統籌好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的關系,選擇最感興趣、最擅長的基礎研究領域長期堅持、不斷創新,讓優秀人才和創新成果競相涌現。高校要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環境,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支持基礎研究人才敢為人先,奮發進取,努力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培養造就一批有科學追求、奉獻精神和淡泊名利的科學家。大力推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進課堂,用科學家精神涵養培育時代新人,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人才的精神境界,厚植優渥、積極、向上、創新的文化土壤。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4年07月13日  第05版))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福建省委會主委、福建師范大學校長王長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卫市| 元朗区| 左贡县| 临高县| 莱西市| 吴旗县| 元江| 仪征市| 迁安市| 通化县| 洛隆县| 濮阳市| 徐水县| 松滋市| 呼和浩特市| 双牌县| 达尔| 阳城县| 房产| 大姚县| 临洮县| 和平区| 云龙县| 汝城县| 综艺| 堆龙德庆县| 德化县| 蛟河市| 荣昌县| 云南省| 尉氏县| 镶黄旗| 县级市| 扶绥县| 密云县| 滦南县| 湘西| 临夏市| 道真| 梧州市| 吴江市|